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中交二航局挑战世界性难题 卡纳普里河底隧道成新地标
湖北日报 2024-08-27 10:46:22

湖北日报全媒通讯员 段梦慧

8月26日,孟加拉国第一条河底隧道——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如巨龙般潜入,连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东西两岸,为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这个由中国交建承建的工程,不仅是孟加拉国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成功实施的第一个大直径水下隧道工程。

项目全长约9.3公里,采用国际先进的中国标准设计施工,设计为双洞四车道,行车时速高达80公里,极大提升了城市交通效率。其中,盾构隧道段作为项目的核心部分,全长达2.45公里,隧道直径达到了惊人的11.8米,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承建。这一规模和技术难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罕见。

项目自启动之初,就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卡纳普里河上存在的限重桥梁以及河东岸缺乏完善的原始地形和码头设施,使得重达1000吨的盾构机的运输和安装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团队不得不创新性地采用水路运输,依托临时码头完成了这一壮举,其过程之复杂、风险之高,难以言表。

在掘进过程中,泥水压力平衡问题更是考验着团队的智慧和勇气。为了确保掌子面与地层泥水的稳定平衡,项目团队在借鉴国内多地地铁隧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大直径钢套筒辅助泥水平衡盾构始发的技术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泥水压力平衡的技术难题,还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然而,卡纳普里河特殊的地质条件又给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其地层主要由粉细砂层构成,透水性能强,施工风险极高。团队再次发挥创新精神,通过深入研究数据理论和精细的数值模拟分析,成功研发出了可重复使用的12.59米大直径钢套筒及一体化基座。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项目的推进,盾构机在一体化基座上完成了与套筒的同步组装。这个宽敞的“新家”为盾构机提供了稳定的作业环境,同时也为后续的调平、平移和转体等复杂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动检测系统更是如虎添翼,能够实时监控套筒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无虞。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战,项目团队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2019年2月,隧道左线盾构机顺利启动;2020年12月,盾构右线再次启动;至2021年10月,隧道双线全面贯通。这一过程中,团队不仅克服了重重困难,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和技术突破,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戴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