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活动丰富多彩!博物馆成暑期“研学游”热门打卡地
湖北日报 2024-08-21 22:29:4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33.png

走进红巷感悟伟人情怀,跟着一级播音员训练体态、礼仪;体验手制竹简,临摹《云梦睡虎地秦简》并将其编连成册......

今年暑期,湖北研学旅游市场的热度不断攀升,来鄂研学旅游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35%。其中,我省各级博物馆成“研学游”团队青睐的热门打卡地之一。

11.png

品牌研学项目获大奖

8月以来,湖北省博物馆迎来数批来自香港、澳门的中学生研学团队,经提前预约、沟通,该馆社教团队为他们提供了《竹简不简单》等专题研学课程。课程将展厅导赏、专题课程、沉浸式体验等多环节相融合,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员们纷纷称,“感觉太奇妙了,这些珍贵竹简跨越千年,带我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一样!”“通过学习,我意识到竹简同样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古代先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2.png

湖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称,教育是博物馆重要职能之一,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作为传播文化、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主要场所,我省各文博场馆始终致力于发挥各馆所长,不断推进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提升。研学活动是吸引青少年的重要方式,暑期以来,各馆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力求让研学能“研之有物”“学而广博”。

不久前,湖北省博物馆“乐享曾国编钟”研学之旅及“荆楚小小考古学家”两个研学项目,分别荣获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线路、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两项大奖。

“乐享曾国编钟”研学之旅以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华夏正音曾侯乙编钟为切入点,依托湖北丰富的曾国早、中、晚期编钟文物资源,以“探寻曾国编钟文化历史印记”为线索,带领受众在体验式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考古写就的曾国文化历史发展脉络。该线路将编钟赏析、编钟音乐会、编钟工坊、对话专家、探访曾国考古遗址、体验考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引导受众研有所思、学有所得,在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氛围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荆楚小小考古学家”研学案例注重分众教育理念,以14岁以下少儿为对象,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讲述100万年延续至今的荆楚文化。项目以专门打造的少儿体验馆为阵地,不断创新推出教育内容,《“郧县人”的石器时代》带领少儿认知“我们从哪里来”,《荆楚小小考古学家》引导孩子们学习考古和文物知识,《“泥”从长江来》《“玉”见石家河》等引导少儿探秘石家河等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先民的生活,还有《铜草花的秘密》《荆丝楚韵》等商周时期曾楚礼乐文化的重点学习,以及《金锭带你下西洋》等明代历史文化大探秘。10大类共60余个子项目,让少儿在体验考古发掘、学习制作陶器、翻模编钟、竹简编制、演出情景剧等多元沉浸式学习中,立体感知荆楚文化的魅力。

各地市州活动异彩纷呈

不止湖北省博物馆,我省各地市州博物馆也纷纷发挥阵地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丰富广大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44.png

随州市博物馆推出“小小志愿讲解员”暑假体验营,精心策划了10节传统文化课程,带领学员解读曾随历史、学习古代礼仪、品鉴传统文化、欣赏编钟古乐;孝感市博物馆孝礼雅塾暑期“小小讲解员”研学营,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让孩子们全面了解讲解员的基本素质、讲解技巧和讲解礼仪等;长阳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培训+展厅实践”的创新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了寓教于乐的成长平台。

66.png

荆州博物馆推出“2024博物馆新知计划”,联合打造“方寸课堂 博物新知——国宝奇遇记”科普互动展;宜昌博物馆持续开展“宜博奇妙夜 越夜越精彩”活动,上新了非遗扎染体验等新项目;荆门市博物馆开展“扇染夏日,美好如「漆」而至”暑期研学夏令营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入新的活力。

55.png

红色研学营备受青睐

这个暑期,红色场馆举办的各类研学活动,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红巷苗苗研学营”是武汉革命博物馆专门培养青少年志愿者的品牌社教项目,累计培养了2000多名“红巷苗苗”。暑假伊始,暑期“红巷苗苗研学营”如期而至。课程设计上,在传统的形体发音、讲解礼仪、红色文化等基础课程外,新增沉浸式思政课《监委主席王荷波》、讲解课《光辉的起点——中共五大会址》、互动课《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三堂专业课,同时引入美育课《武昌十景》、手工体验课《闪闪扣红心》等素质课程,形成“基础+专业+素质”课程相结合的体系,全面提升“红巷苗苗”素养。

研学营采用“集中研学+实践锻炼+专题培训”分段式培养模式。经过为期7天的集中研学并通过考核,“红巷苗苗”即可挂牌上岗,讲解时长达到规定要求后将正式成为武汉革命博物馆志愿者。8月份起开展的“每月一教”,每月集中开展一次特色专题课程培训,探索长效育人机制,实现服务不断链,育人不断线。

不少学员表示,期待自己不久后能正式成为红巷里的“一抹红”,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巧,去向更多人讲述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责任编辑:陈玉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