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李时珍纪念馆位于蕲州城东南面,风景秀丽的雨湖之滨,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1980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墓修建而成,由四贤广场、本草碑刻长廊、李时珍生平展览馆、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六大部分组成。
纪念馆门前的四贤广场,是为了纪念李时珍家族为百姓所作出的功德而修建,因广场上的“四贤牌坊”而得名;“四贤”分别是李时珍、李时珍长子李建中、四子李建木、长孙李树初。牌坊高约10米,宽9米。正面楷书“六朝文献”,背面楷书“两镇干城”。
“六朝文献”指的是本草纲目,因为它首次出版于六朝古都南京,是南京厚重历史沉淀中最珍贵的文献,故称为六朝文献。“两镇干城”指李时珍长子李建中,官至四川蓬溪知县,孙子李树初官至山西按察副使,为官一方都是镇守一方的得力将才,故称为“两镇干城”。
李时珍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七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李时珍纪念馆”的馆名是邓小平同志在1987年亲笔题写的
进入纪念馆,两边各有一条长廊,为本草碑刻长廊,长廊雕刻有李时珍画像、《李时珍传》、《本草纲目序》、蕲州八景图、《进本草纲目疏》以及选自《本草纲目》中128种常见常用道地中药材标本图。长廊第一块碑刻上就是李时珍的画像。
1952年,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莫斯科大学为了纪念世界60位杰出的科学家,计划在其主楼大会议厅镶嵌他们的肖像。苏方请求中方提供李时珍画像,周恩来总理将任务交给中国科学院的院长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就找到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为李时珍绘像。
由于历史上没有李时珍的画像,只有王世贞有一段话描写了李时珍的原貌: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仔细地观察他,面貌润泽、身形清瘦、语言谈吐津津有味,真可谓是普天下首屈一指之人。蒋兆和先生正是通过这一段话的描写绘出李时珍的画像。很多人都为李时珍作过画像但这幅画像非常贴切人们心目中李时珍的形象,于是就以蒋兆和先生所作的画像为李时珍标准画像,李时珍的画像也是镇馆之宝。
在生平展馆我们可看到李时珍幼年时期“出身世医、少年勤奋”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行医之路。李时珍6岁进师塾读书,从小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取秀才。后因体弱多病历经三次乡试,没有考中,尤其是第二次乡试后,他生一场大病,病情反复,卧床不起,父亲李言闻借用古方,给他开了一幅黄芩汤,三剂药到病除,这让李时珍深感医治的手段和药物的奥妙。第三次乡试落第后,李时珍坚定学医的决心,从此走上行医之路。
明代嘉靖年间,蕲州屡遭洪水、瘟疫蔓延,李时珍和父亲李言闻在玄妙观设立诊所,救治灾民。
在生平展的第三序厅,展示的是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和“东方医药巨典”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李时珍历经27年,耗尽毕生心血,三易其稿完成的。全书共190多万字,52卷,收录动、植、矿各类药物1892种,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收藏偏方验方11096条,药图1100余幅。它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现如今,《本草纲目》在国际上已有160多个版本,广布海内外。
药物馆二楼展示了李时珍的著作《濒湖医案》及《濒湖集简方》中的一些药方。比如,李时珍治疗痢疾、腰痛、目痛、伤寒、腹泻等相关的药方;然后是趣味动物墙,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触摸互动,更生动有趣地了解动物药。在趣味动物墙对面,是大型的“智慧时珍医药平台”里面收录了李时珍新增的374种药物功效及相关信息。在这里大家可以通过多点查询来了解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药物馆一楼的蕲艾文创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蕲春养生文化、蕲艾产品和系列文创产品,以及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龟、蕲蛇。
蕲艾:艾叶的一种,因产地而得名。和别处艾叶不同的是,它所含挥发性油比其它地方艾叶多一倍,而且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所以药效尤为显著。李时珍赞誉道“三年艾治七年病”。现如今,蕲艾更是风靡于世,制成的各种蕲艾产品,已远销海内外,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认可。
医药器具展厅内是各种医药器具,通过这些器具,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和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脉络。中药讲究炮制,为防止中药发生化学反应,对炮制的器具也有所要求,一般不能用铝、铁、铜,这些含有活泼金属的材质器具。所以较常用的器具是陶器,因这类材质传热比较慢,有保温,并且不易和中药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性。
百草药园里种植了三百多种常见中药材,一年四季花香四溢,也叫科普园。在这里,我们能更直观地认识各种中药。在药园中有一尊李时珍的全身铜雕像,于2006年为纪念《本草纲目》问世410周年,由澳门中医药保健康复学会会长陈惠朝先生捐赠。工匠在铸造铜像的时候于铜像的体内镕入了12味中药材,寓意为在医圣的庇护下保佑中华儿女们在一天的12个时辰,一年的12个月里都身体健康。
穿过百草药园,就来到了最后一部分:墓园。沿荷池边的石板路前行就是李时珍父母合墓和李时珍夫妇合墓,葬址名为蟹子地,因地形形似螃蟹而得名。按李时珍父母合墓碑上的记载,坟墓占地六亩,应属时珍家的坟地。墓地周围,古樟参天、松柏葱翠、塔柏常青,生机盎然,彰显出医圣精神万古流芳,激励世代后人。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沈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