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公安崇湖鸟类图鉴】短嘴豆雁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16 09:53:24

物种名称:短嘴豆雁

英文名:TundraBean Goose

拉丁名:Anser serrirostris

物种分类:雁形目鸭科雁属

保护等级:三有

IUCN:LC(无危)

豆雁的亚种,整体和豆雁外观很相似,不易区分,尽管称“短嘴豆雁”,但只有rossicus亚种的嘴短而钝,而serrirostris亚种嘴长而结实。为崇湖的冬候鸟,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在崇湖鸟类名录中记录为第21号鸟种。

豆雁(左)

图片来源│荆州市观鸟协会 公安县摄影家协会

鸟种介绍

豆雁的新疆亚种(rossicus)和普通亚种(serrirostris)分立为单独物种短嘴豆雁。美国鸟类学会(AOS)和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IOC或IOU)将短嘴豆雁和豆雁(Anser fabalis,英文名:Taiga Bean Goose)分为两个独立鸟种,但也有其他组织(如英国鸟类学会)仍将它和豆雁视为同一鸟种,英文名合称Bean Goose。

体长介于66至80cm。外观呈中等大小的灰色雁类,头部和颈部深棕色,逐渐变为烟灰色。上体和肩羽中等棕色,边缘有狭窄的淡色边线,翼覆羽灰色,飞羽深棕色;尾下覆羽和尾缘白色,下翼暗灰黑色;腿和脚橙色,虹膜深棕色。发出响亮的嘎嘎声,叫声音调较高,尤其是小型亚种。与豆雁的区别在于喙的颜色和结构:短嘴豆雁的喙大部分为深色,仅有一条狭窄的橙色带,而豆雁的喙上有大面积的橙色。此外,短嘴豆雁的喙更短、更厚实,而豆雁的喙较长、更倾斜。

生活习性

栖息于高北极区和泰加林区的湖泊、池塘和河流。冬季迁徙至开阔地带,如沼泽或农田,尤其是废弃作物地,包括荷兰等地的复垦区。在日本和韩国,serrirostris亚种会在稻田、牧场和田野以及沿海生境过冬。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始于5月至6月,筑巢于地面的凹陷处,以植被铺垫并以绒羽衬里。通常产4至6枚淡黄色至奶油色蛋。孵卵期约为25至29天。雏鸟橄榄棕色上部,下部黄色,带有淡黄色翼纹和深灰色喙、腿和脚。离巢时间为7至13周,视亚种而定。

繁殖于俄罗斯北部的苔原地带;冬季分散迁徙至西欧和中欧(rossicus亚种)以及东亚的中国东部、韩国和日本(serrirostris亚种)。在中国大陆地区,短嘴豆雁主要出现在长江平原的越冬地带。

地理分布

繁殖区:欧亚:北部

非繁殖区:中国东南部,欧洲中部

责任编辑:胡晓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