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15 17:23:24
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是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该项目位于罗田县九资河镇和河铺镇境内,总投资94.08亿元,装机容量1400兆瓦,设计年发电量14.7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9.6亿千瓦时。电站枢纽工程由上、下水库和输水发电系统等组成,建成后将发挥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功能,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超2亿元。
该项目落地罗田县以来,创造了不少“第一”和“之最”:湖北省“十一五”以来首个抽水蓄能项目;三峡集团回归湖北后开启的首个重点工程;罗田县迄今为止单体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仅用时一年,打破同类项目可研阶段用时最短纪录。“双碳”风潮下,抽水蓄能迎来“风口”。国家能源局制订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到2030年较“十四五”再翻一番。“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光伏、风电为主的零碳排放‘绿电’呈爆发式增长;让这些间歇性能源模块能正常使用,必须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建设。”“以风电为例,一般凌晨是风力发电的高峰,但却是用户用电的低谷,发那么多电,用不完;等到早上用电高峰来了,结果风停了,用户又用不上风电。这就需要‘充电宝’,把绿电储存起来。”湖北省电力规划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晨说,抽水蓄能电站就像一个“用水做成的巨型充电宝”,其技术成熟、运行成本低、储电能力大,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削峰填谷”调节作用,在发电高峰时,可将电力转化为势能,在用电高峰时,可迅速将势能转化为电力,保障供应。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成为湖北省自“十一五”以来首个获得核准的抽水蓄能项目。抢先站在风口,是太幸运?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罗田县在此之前已“备跑”了18年。早在2004年,罗田县就开始谋划这一项目。2006年立项后,四届罗田县委、县政府接力跑,持续把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列为重大项目推进。“一个县里有3座电站,这在全国没有先例。”这期间,很多人泼冷水,建议把平坦原项目从重大项目列表中抹去。我省已有2座建成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均在罗田县境内,分别是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和7万千瓦的天堂抽水蓄能电站,“前两座搭上了国家加快能源基础建设的顺风车,顺风车开走了,就再难上项目了。”等风来不如追风去。“项目经历了从不可能、到有可能、再到实施3个阶段,立项过程一波三折。”平坦原项目前期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胡华伦说道。他从2014年开始记录项目推进大事记。160多条大事记,记录了罗田的“追风”历程——八字还没一撇,县里就垫资委托第三方选好址并编制预可研报告;跟着政策变化,一遍又一遍调整规划,确保选址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早在2014年就停止对项目选址内土地、林木采伐、建设工程等事项的审批;项目批不下来,无数次“跑省进京”;十几年来,四处拜访全国的能源投资企业,寻找投资方。2019年,国家开始加大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度,而此时,平坦原项目早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年4月便顺利通过专家预评审。2020年9月,平坦原项目被纳入国家规划。2020年10月,罗田县与湖北能源集团、三峡建设集团签约,标志着项目从谋划进入实施阶段。“我县干部群众尝到过电站工程的甜头,对电站建设翘首以盼,盼望早日建成达效。指挥部朝夕必争,竭力压缩时间进度,变‘2+6’为‘1+5’。”罗田县政协主席、项目前线指挥部指挥长陈世龙说。大型电站建设常规周期是“2+6”,即2年完成前期手续,6年建成投产。“1+5”即1年完成审批流程、5年完成建设。2021年,平坦原项目一年走完审批流程,当年完成预可研审查、当年完成立项、当年完成核准,打破了同类项目可研阶段用时最短纪录,已实现“1+5”中“1”的目标。罗田县工作专班推行“主动靠前早介入”服务,让“服务带着项目跑”。邀请省市专家、领导莅临现场调研办公12次,争取市级审批权限全部下放,省级设立绿色通道并准予容缺办理,为项目手续完善提供便利。湖北能源集团去年5月成立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派驻18人团队一线办公。通过“一线工作法”,提前6个月取得“禁建令”,提前3个月完成“三大专题”报告,提前2个月取得用地预审及选址规划意见书。仅40天完成文物、地灾、压覆矿产报告,不到2个月完成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报告。绿水青山间,隆隆的机器声、飘扬的彩旗、穿梭的工程车和醒目的标语,组合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画面。“滋滋滋——”在省道323改线项目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现场,来自大别山路桥公司的工人张佳奇一手持防护面罩,一手拿焊枪焊接桩基钢筋笼。他说,自2月中旬来工地后,每天早上6:30至傍晚6:30,20多台设备、100余名工友不间断作业,中午不休息。S323改线是平坦原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工程,竣工通车后,蓄电站的下库建设才能封闭式施工。项目总投资1.79亿元,包括两座桥梁、一个隧洞和2.698公里长的路面工程。工地负责人王继东介绍,目前已修建临时便道2.7公里,道路工程开挖土石方5500立方米,隧道工程开挖土石方1000立方米,“正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要抢在汛期之前完成15根桥梁桩基工程浇筑。”一条800余米的施工道路盘山而上,直通通风兼安全洞工程洞口。电建水电十四局的工人们挥舞“长臂”沿着洞壁向前掘进。与此同时,项目服务专班连日来奔波在九资河镇、河铺镇4个村,征求移民安置点选址意愿。据了解,为续写“平坦原速度”,实现“5年建成”的目标,今年年初,县政府与平坦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一起,对2022年度项目建设任务进行系统性梳理,分别编制了政府任务清单、企业任务清单,其中政府任务清单68项。一季度已完成任务清单31项,超额完成3项。5月环境影响报告批复,6月可行性研究收口,7月建设用地许可,8月控制性关键工程,年底省道323复建通车……锚定目标,平坦原项目正加速推进。 12月16日,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成为湖北省自“十一五”以来首个获得核准的抽水蓄能项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期,在罗田真正落地生根。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全国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势下,可行性研究阶段等前期工作仅用时一年,打破了国家电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研阶段用时最短记录,创造了“湖北速度”。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94.08亿元,装机容量1400MW,电站枢纽工程主要由上、下水库和输水发电系统等组成。上水库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4米,正常蓄水位822.00米,调节库容621万立方米;下水库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0.5米,正常蓄水位211.50米,调节库容638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承担湖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计划于12月28日举行开工仪式,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拉动罗田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持续释放经济带动,强力改善交通便利条件,创造劳动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税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县域经济发展,降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消纳对湖北电网运行冲击,满足“十四五”期间湖北电网调峰容量需求。2004年,罗田县开始谋划建设平坦原抽水蓄能项目,在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19年4月,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2020年9月被纳入国家抽水蓄能规划,2020年10月,罗田县人民政府与三峡建设集团旗下湖北能源集团签约,2021年1月,项目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5月,业主单位在罗田成立项目公司,7月启动实物调查,12月16日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核准。该项目从谋划到核准历时18年,历经四届县委县政府,在罗田县发改局锲而不舍的坚持下,终于从不可能到有可能,到核准建设。作为罗田县在建的最大单体投资项目,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打破了一县坐拥三座抽水蓄能电站的记录,打破了国内电站上马时限的记录,打破了同类项目可研用时的纪录,成为首个当年完成预可研审查、可研立项和项目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平坦原奇迹”。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罗田片区指挥部党工委书记、总经理 万勇 王家湾隧道作为我们323复建项目的一个关键性工程,也是我们平坦原抽水蓄能建设的一个重要性节点,在王家湾隧道贯通以后实现了我们323的全线贯通,才能实现我们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的封闭性施工。
据了解,平坦原抽水蓄能建设项目计划于2028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发挥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功能,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超2亿元,对巩固大别山脱贫成果、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大别山深处正在建设一座“超级充电宝”,建成后每小时可发电140万度,如果它在用电高峰时满负荷发电1小时,可让28万个家庭使用一天。
九资河镇大地坳村海拔1000多米的平坦原区域有一块山间盆地,周围群山环绕,植被茂盛,风景秀丽。其中的一座山上,5条隧道同步掘进,其中一条2000多米的隧道已经挖通,十几名工人在深处的地下厂房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片繁忙。工程施工方——中国水利水电十四局有限公司、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部副经理王大林告诉记者,为加快工期,工人们已经在这个工地上度过了两个春节。今年春节期间,共有70多名工人在这里施工,包括地下厂房掘进、岩壁打钻、挂网、浇注混凝土等。
据了解,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的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在山顶和山下各建一座水库,用电富余时把山下的水抽到山顶水库,存电,用电高峰时把山顶水库的水放到山下,发电,一存一放,湖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储能、调频等便能实现能量循环。
“这座地下厂房是电站核心——发电系统所在地,从洞口进来,要穿过2000多米长的隧道。”王大林介绍。
上水库位于平坦原,在设计图上看像一个心形,下水库则位于天堂河二级电站至四级电站的河段上,形似舞动的“游龙”,上下水库直接距离仅3.6公里,高差达到600米。目前上、下两个水库周边正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建设沙石拌合系统及开挖1号、2号施工支洞等。为连通上下水库,需要在山体里修建1条2.3公里的引水隧道,由平段和斜井组成,呈折线状,宛如一座山体里的“滑滑梯”。“长、陡、硬是其三大特点。”王大林说,单段引水斜井长度330米、坡度60度,人从斜井滑下相当于陡降110层楼。此外,由于这段山体岩石坚硬如铁,开挖时如同在钢板上掘进,每前进一米都极为不易。
据悉,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从预可研审查到可研立项,再到项目核准仅用时一年,打破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可研阶段用时最短纪录,创造了“平坦原速度”。项目计划到2027年实现第一台机组建成并网发电,2028年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将有效促进湖北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罗田清洁能源示范县创建。“该项目总投资94.08亿元,加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配套和新增的光伏发电等项目,预计总投资会超过100亿元。”罗田县政协主席、项目前线指挥长陈世龙说,电站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2亿元,对优化罗田县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深远意义。未来,一座现代化的抽水蓄能电站即将拔地而起,“游龙”穿山过,高峡出平湖的画卷将在平坦原的群山环抱间徐徐展开。“它不单单是功能强大的充电宝,更有望成为热门的“抽蓄游”目的地,与周边景点相联合,成为鄂东新的旅行环线和旅游聚集地。”时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湖北能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朱承军一行来罗田县考察平坦原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工作。黄冈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金鑫,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县委委员、县政协主席陈世龙陪同。
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94.08亿元,装机容量1400MW,电站枢纽工程由上、下水库和输水发电系统等组成。上水库主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4米,正常蓄水位822米,调节库容621万立方米;下水库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60.5米,正常蓄水位211.50米,调节库容638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承担湖北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天堂抽水蓄能电站于2001年投产,规模只有平坦原项目的二十分之一,去年年利润超过7000万元;白莲河电站于2010年建成,投产以来上缴利税近20亿元。作为罗田县第三座电站,平坦原项目前景如何?罗田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原峰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如同一个“超级充电宝”,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时,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项目装机4台容量35万千瓦的可逆式发电机组,一台机组运行1小时发电量可供给4万户居民使用一天,4台机组年发电近15亿千瓦时,年抽水19亿千瓦时。“电站投产后每年增加产值约10亿元、创税收近2亿元,对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同时,项目也是罗田创建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县的重要载体之一。”刘原峰说。它不单是功能强大的“充电宝”,也将成为鄂东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刘原峰介绍,抽水蓄能电站建在山间隧洞之内,不仅不会破坏青山绿水,而且还兼具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工旅融合项目。三峡集团曾成功打造了三峡大坝等热门旅游景点,子公司在平坦原电站建设上也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同步将平蓄电站开发为鄂东一大新景点,与区域的薄刀峰、天堂寨等景点强强联合,打造鄂东新的旅行环线和旅游聚集地。一座现代化的抽水蓄能电站即将拔地而起,“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画卷在平坦原的群山环抱间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李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