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医防融合”新服务模式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民健康战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旨在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居民健康需求的全面满足。
面对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卫生健康现状,为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层次化的健康需求,斗湖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力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医疗与基本公卫紧密结合,通过优化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内涵,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家医网格化”,扎实推进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做实顶层设计,把制度保障建强。斗湖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医卫融合”工作方案,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划分责任区域、签约目标人群、完善履约方式、制定参与签约团队个人评优评先、晋升晋级优惠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制度规范及职责分工,确保了“家医签约”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组建多层次的服务团队,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根据区域网格化划分、服务人口数合理组建团队个数和团队成员数量,签约团队负责人由团队长或公卫人员承担,团队组建采取“3+1+N”的服务模式,成员由临床医生、护士、公卫人员加1名中医师以及医技科室、药房、收费、行管等各科室人员组成,分别承担辖区居民就医路径指导、政策宣传、老年人年度体检、慢性病随访、健康宣教、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履约服务工作,通过组建多层次的服务团队,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需求。
设立专项经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激励签约团队和签约医生的积极性,签约服务按辖区服务人口数列有专项经费,经费发放采取工分制核算。不同的履约方式不同的分值,工作质量和数量决定薪酬分配金额,专项经费80%用于平时工作考核,20%作为质量保证金,年终考核后予以分配。
健全考核机制,确保服务真实有效。采用“鱼咬尾”模式定期进行签约和履约工作考核,确保服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团队之间进行交叉考核,对弄虚作假的团队和个人,薪酬分配一票否决,各团队对定期考核结果的问题清单汇总并形成整改报告后在全院进行通报。
协同居民参与,将被动变为主动。通过签约服务,医生和居民之间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互信关系,双方不但存有联系方式更是微信好友,居民更愿意主动参与到签约服务中,家庭医生也成为居民健康咨询和就医的首选对象。
提升专业能力,实现早期干预。激励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念,定期安排各临床科室医生轮流在“健康小屋”进行体检报告解读,针对体检结果异常指标及时进行转诊,实现了早期干预,提供更全面的卫生健康服务,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家医”签约模式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进一步促进了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实现了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融合,为构建健康中国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斗湖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