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作者 彭文前
前不久,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喜花鼓”这一说法。因其中有“喜”字,我心生欢喜;又因首次听闻此名词,顿觉新鲜。
4月 16日,我就“喜花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向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群里的大师们请教。
民协主席王金海表示:喜花鼓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民间家庭生了儿子“整酒打喜时舞蹈狂欢”故而得名。在建始县三里、高坪、红岩一带,土家姑娘出嫁后在婆家生了男孩,称作喜得“贵子”。双方家族皆大喜,定下“打喜整酒”的吉日,届时隆重庆贺。由于宾客众多,床位不足,宾客们便通过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乡间将这种唱歌跳舞称为闹“喜花鼓”。“喜花鼓”的起源可追溯至清康熙时代。还说:喜花鼓主要是恩施地区建始、巴东、恩施三县市区域内一种生男孩后整“祝米酒”民俗活动中的民间小调歌舞。王主席知晓如此之多,真不愧资深文化工作者啊!
杨昌光先生说:花鼓子是原名——这与来凤口语中的说法无异。果磊先生说:三岔叫“框喜”。又道:“框喜”就是客人送挑子后,再用箩筐相互阻拦(约束对方实现目的,即互涂锅烟墨于对方脸上,不让对方成功——其实双方都有措手不及的时候),客人们看到各自不同的花脸而欢天喜地。
从上述这些说法来看,“喜花鼓”的“喜”字,专指婚后女人生产“男孩”这件喜事而言。不难理解,喜花鼓是重男轻女时代的反映。如今是男女平等的时代,喜花鼓应当拓宽范畴,生女也应表演喜花鼓。再者,人们难道不能从缇萦上书之事中获得启发吗?
我这般思索:倘若从喜花鼓的反面思考,那么在白会(不论亡者性别)场合中表演的花鼓,就应称作“悲花鼓”——我们来凤辖域内以及周边地区就盛行白会打花鼓。当然,表演时所唱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即喜花鼓唱喜庆内容,悲花鼓唱悲哀内容。但需说明的是,来凤人从未提及悲花鼓,都只说花鼓而已。所以,喜花鼓也好,框喜也罢,尽管表演形式有所差异,但都没有抛棒击鼓这一共同点;花鼓则不同,即不摆手跳舞等,但必定抛棒击鼓。至于具体内容、唱法等的不同,此处不再详述。
上述所言,“花鼓”一词的含义仍未阐释清晰,依旧让人难以明了。由此,我想起与一位合肥微友谈论安徽凤阳花鼓之事,得知其也是一种边唱边舞的表演形式,且没有抛棒击鼓。我向他索要他们那边对“花鼓”的定义,他说了解后回复我。
在等待他回复的日子里,我又想到一位名气颇大的三棒鼓艺人说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花鼓的种类繁多,与鼓沾边的很多说唱形式都叫花鼓。我觉得这仍令人费解。难道打腰鼓、打薅草锣鼓等,也能叫花鼓吗?所以,我难以认同。第二句是:评委对三棒鼓的评价是,有唱有抛,是个难以定性的问题——我认为,能如此言说的评委先生们的确说了实在话,令人钦佩!
从上述说法来看,“花鼓”一词的定义仍未落实,依旧让人如坠云雾之中。我苦思冥想,截至目前,觉得“花鼓”尚无一个确切且令人信服的定义,原因在于“花”字的义项众多,各地所选取的义项不同所致。若取其“颜色或种类错杂”这一义项,便会自然而然地将击鼓(不抛棒击鼓)演唱与歌舞相融合,所以称为花鼓,如凤阳花鼓便是如此。上述提到的“喜花鼓”等亦然。若取其“比喻事业的精华”义项(如文艺之花、革命之花中的“花”),那么抛棒击鼓演唱得极为精彩,换句话说就是精华,也可称之为花鼓。遗憾的是,当下有相当多的人将不抛棒击鼓的表演视为花鼓表演。由此观之,这样的表演,只能说演唱者唱得精彩罢了。实际上,在曲艺当中,表演难度最大的当属花鼓,即在抛棒击鼓的同时即兴作词,作词受字数相对固定、四句押韵(因地方不同而有例外)、意思连贯等限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花鼓艺人,着实相当困难。
大约50 年前,就鄂西南来凤县、咸丰县、宣恩县等地老艺人的表演而言,可称为花鼓表演。可惜的是,这方面的表演今不如昔!
时间飞逝,已等待两个多月,那位微友仍未回复我。估计他尚未找到答案,毕竟这个答案着实不好找。
其实,正宗的花鼓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纪念意义,我已在自己的一些文章中阐明此问题,或许未引起读者朋友们的关注。即便如此,我仍认为总会有细心的读者知晓这个答案。为让更多读者了解花鼓的定义,且印象深刻,作为本文结尾,再次说出我们彭氏家族独有的秘方:
花鼓,是元代苏子健、苏鸾娇兄妹俩,为纪念黄道婆的丰功伟绩而发明的。正因如此,抛棒者必须会抛纺棉花和耙纱这两个“花草”(专业术语,动作样式之意)。所以,抛棒玩出的这个“花草”与特制的“鼓”的合称,叫做“花鼓”。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