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冒着酷暑,他们走遍武汉62个社区
湖北日报 2024-08-12 17:58:1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锦寄美)“这么热的天,你们这些大学生还在社区做调研,为你们点赞!”武汉市彭刘杨路社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近日,为了解社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探索武汉市“完整社区”建设新路径,推进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志愿者在武汉市62个社区开展实地调研,收集居民问卷531份。

实践开始前,团队成员在学院老师方伶俐的指导下多次展开线下讨论,依托国家住建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及相关文献设计多级指标体系,在武汉市彭刘杨路社区开展预调研后,团队成员根据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根据武汉市13个区的社区数量比例随机抽样62个社区作为调研对象,以确保实践数据的科学性。在彭刘杨路社区进行预调研时,团队志愿者在社区工作者喻哲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给每个指标赋上合适的分值。

实地走访调查,获得一手数据

“一些较为偏远的社区,如蔡甸区洪北社区来回都需要花费我们三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必须得早点起床才能完成一天的调研任务。”早上六点,团队成员沈欣已经打印好了一天所需的问卷等资料。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每一个社区都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在武汉市江汉区打铜社区,团队成员走进狭长的巷道,采访了社区“最美家庭”匡奶奶,“平时邻居们有什么快递物品都放在我这帮他们保管,都是小事,没想到大家还会给我这个表彰。”奶奶笑着对团队成员说。在武汉市洪山区阳光社区,“洪山好人”公共厕所管理员熊玉枝也接受了团队成员的走访,“社区里大家都很友善,我要做好厕所清洁这个分内的事”。

“在社区做调研,也要为社区做实事。”沈欣说。调研的同时,志愿者们也参与了许多社区活动。例如在彭刘杨路社区第二届大成美食节中协助全程拍摄,在昙华林社区担任指引志愿者,在桃花岛社区帮工作人员废物回收,在青松社区陪社区儿童学习扎染文化等。每次参与都让他们体会到社区工作的快乐和困难之处,同时对“共同缔造”“十五分钟生活圈”等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团队成员在昙华林社区义诊活动中担任指引志愿者

切身参与学习,总结发展经验

每晚结束调研后,团队成员都会整理并总结社区实地考察数据和访谈资料。实践结束后,仅社区总结就有近二十万字,所有资料加起来有半人高。团队成员谢雅睿说:“我们根据设计的指标体系对62个社区进行排名,通过打分来量化每天实地走访获得的数据,这个工作很繁杂,但我们坚持下来了。”

团队成员在访谈枫林上城社区书记陶华

“对大学生而言,进社区是一种生动的学习;对社区而言,大学生又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非常支持大学生进社区了解实情,感受人民真正的需要。”武汉市洪山区枫林上城社区陶华书记说。

责任编辑:郭伟桐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