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蕊 刘姣 陈洪军)近年来,十堰先后出台了《十堰市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三年行动方案》《十堰市供应链体系建设2024年工作安排》,集中资源、协同力量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发展供应链物流产业。经过努力,供应链体系建设已初步成势见效,推动我市物流费用占GDP比重由14.4%下降到13.7%,下降了约0.7个百分点。
为加快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衔接,推动全要素降本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十堰市围绕出台重大政策、推动重大项目、发展重大平台、实施重大改革等方面,参考外地经验做法,研究拟定了强化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供应链平台建设、促进企业融入产业链平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等十条“硬举措”,初步形成了《十堰市支持构建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政策措施》,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续印发实施将对十堰供应链建设、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提供政策支持。目前,我市供应链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高效率推动平台建设。今年上半年,长江汽车供应链公司挂牌成立了长江汽车供应链(十堰)有限公司,初步实现了以搭建供应链贯通全市汽车产业链的目标。截至目前,长江汽车供应链(十堰)有限公司实现交易15笔,订单金额超1.5亿元。各县市区按照“国有主导,多元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原则,积极布局搭建重点特色产业供应链平台。如:丹江口市积极对接十堰堰水进京供应链平台建设,搭建完成丹江口市水产业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制定柑橘产业供应链平台建设方案、启动光电子产业供应链平台建设。房县深度开展对接与服务支持全县纺织服装企业接入华纺链、房县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于4月初建成交付、住房供应链信息平台系统初步建立、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正在与省联投资本签订合作协议。郧西县出台《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对接湖北数产集团和湖北供应链公共信息平台运营公司。
二是高频次对接争取。今年以来,依托省搭建的“1+2+7”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多次赴省汇报对接,争取将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24年物流专项中央预算内给予资金支持,推动十堰市原材料集采、零部件供应、整车代销、供应链金融等业务融入长江汽车供应链平台,争取十堰、房县等区域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接入省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华纺链团队深入房县考察调研纺织产业,为20余家纺织企业开展产品推广培训会,与11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原料上游企业6家,成衣鞋袜企业5家)。上半年,首单供应链合作协议正式签订,中润锦纶成功通过华纺链融资500万元,预计单户企业全年供应链交易额突破3000万。
三是深入拓展供应链物流通道。外联内畅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夯实。武当山机场改扩建有序实施,竹山通用机场建成运营、郧西通用机场加快推进。1-5月,西十高铁完成年度完成投资13.06亿元,占年度计划48%。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3.95亿元,占总投资的65%。十巫北高速公路已完成投资12.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5%,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3.9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86%。十巫南高速公路今年已完成投资18.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1%,开工累计完成投资48.9亿元,占总投资计划的25%。房神高速工可前置要件已全部完成。通道网络持续拓展。以服务外贸物资出口为重点,开辟十堰至新疆物流通道、拓展“中欧”班列跨境物流通道,总运量达57万吨;以服务堰水进京为重点,开通十堰至京津冀公铁联运物流通道,已开行专列2列、发送包装饮用水130万吨。重点枢纽园区加快建设。推动十堰市快递物流园一期、鼎元物流中心等建成投入运营,郧西县交通物流产业园、东利洋物流园二期等基本建成。《十堰市物流枢纽(园区)空间和功能布局规划》《十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产业咨询及控制性规划》编制完成,十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全力提速建设。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