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谢鑫浩、余宏涛)近日,远安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扩面工作已启动。自2023年12月远安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数公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远安始终贯彻省、市相关精神,坚持试点先行、扩面推广、攻坚克难,不断完善CIM基础平台信息、推进“一标三实”、编码赋码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谋定快动,推动数据融合上图。基于宜昌“数公基”数字底座能力,以CIM平台现有数据为“打底源”,收集住建、自规、民政等部门相关数据为“增补源”,按照“网格员核对、治安民警确认、技术员实施”原则分组分网格开展“一标三实”数据治理。完成远安全域1752km²高精影像底图生产,县城规划控制区30km²范围内全量要素空间数据采集及CIM4级建模,中心城区1:500建筑物白模生产及属性挂接上图。完成县城规划控制区内12429栋建筑白模治理以及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等五类数据的编码赋码、图层发布;治理标准地址基础数据6644个,关联核对户室31629户、实有人口73779人、实有单位10336个,制发、张贴、扫码关联二维码门牌31629个。
固本兴新,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完成新增标准地址生产流水线系统改造,打通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壁垒,形成“自规提名、住建加工、民政确认、公安组装、网格核验、不动产登记”的统一生产流程;开展存量数据治理,梳理2022年以来各业务系统存量数据495条,实现流水线闭环;完善地址核查、“三实”数据更新核实等机制,定期进行现场核准纠错,同步更新、动态管理,实现“一标三实”的常态化更新。自2024年5月15日起所有发证都带有“数公基”21位码和标准地址,且能追溯到自规和住建阶段业务信息,目前已发放107个。
融合应用,发挥数据资源优势。以“数公基”建设为契机,全面梳理各部门应用,编制应用系统“一本账”,并对21个系统进行初步分级分类,制订系统整合方案,明确整合对接步骤和完成时限。目前已完成远安城市大脑UI界面、远安县防灾预警平台、远安县社情民意一张图等多个特色场景与“数公基”平台融合对接,实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为服务自然资源监测管理、城市建设及精细化管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保障。
“数公基”建设功在当前、利在长远。下一步,远安县将持续以“数公基”建设为基石,以技术为驱动,以数据为引领,加速推动远安“数公基”全域扩面工作,不断探索数字技术的边界,深化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远安“加快双集中、打造新示范,构建世界级宜昌重要支撑”贡献数字化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