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茅箭区:“内外循环”畅通一般干部轮岗培养新通道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8-02 16:28:09

近年来,茅箭区聚焦干部流动“中梗阻”问题,积极探索实践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干部轮岗交流,打通干部跨部门、多领域培养新通道,推动年轻干部多岗锻炼、增长才干、增强活力,实现干部个人成长与干部队伍建设双收益。

提级统筹,确保部门间“流得动”。建立区委统筹、组织部门具体实施、用人单位全面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强力推动一般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一是部门精确定岗,各机关单位坚持从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所需干部政治面貌、任职年限,工作经历、专业特长、编制类别等主要条件,集体研究拟交流用岗,建立70名一般干部交流用岗信息库。二是专班双向研判,采取单位党组织推荐和干部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干部填报轮岗志愿,确定拟交流人选名单。区委组织部组建专班对拟交流干部表现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会同区纪委监委、区人社局等单位,立足结构优化,功能配强,对拟交流对象基本情况、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双向研判把关,备案审批。三是区委提级把关,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集中审定《茅箭区一般干部跨部门轮岗交流方案》和跨部门轮岗交流一般干部名单,对符合轮岗条件的统一办理调动手续,2023年完成首批32名优秀年轻干部跨部门交流轮岗。

分类施策,确保跨领域“调得准”从干部队伍建设长远出发,严格落实《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分类开展干部交流轮岗,通过精准调配,有序流动,实现人尽其才、事遇其人。一是坚持定期交流,对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工作5年以上或不满5年但因工作需要的,在单位内部轮岗交流;对在同一单位一个或多个重点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同一单位、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未在本单位内部交流轮岗的,实行跨部门交流轮岗。目前,全区共完成232人各类型轮岗,解决部分干部“一个岗位干到底、一个单位待到老”的问题,激活一般干部队伍活力。二是坚持人员互补,针对乡镇街道经济型、专业型人才比较缺乏的实际情况,把部门中综合素质强、有发展潜力、政策把握到位的30名优秀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历练,提拔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任职。根据区直部门功能定位、业务特点,从乡镇街道择优选调26名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基层治理的优秀骨干到党群工作部门任职,强化属地和部门之间人员互相补充完善。三是坚持择优上岗,针对有培养潜力,岗位经历单一的年轻干部,有计划地交流到关键岗位、一线岗位、艰苦岗位进行锻炼培养。对综合素养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干部,有针对性地通过到“两办”、组织人事、执法监督、财务审计、资金管理等重要岗位跟岗学习、挂职交流,并综合干部个人表现、群众意见、年度考评等因素,择优跨部门调动人事关系,对重要岗位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去年以来,全区7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专业岗位,30余名优秀中层干部被提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

跟踪问效,确保新岗位“干得好”。做好干部轮岗“后半篇文章”,着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干部队伍既能实现常态化交流轮岗,又能快速适应岗位,确保“干得好”。一是落实导师联系帮带,交流轮岗后的干部,明确由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一对一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强化政治上引导,促进思想认识提升;强化工作上经验传授,促进业务能力提升,落实每半年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每年进行一次年度总结,推动轮岗干部工作衔接有序、角色转变高效。二是强化区级统筹培养,全区创新建立年轻干部“训练营”培养机制,以组织部提级培养与部门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区动态调训220名优秀年轻干部,统筹开办4个“训练营”,以严把入口、全程纪实、积分管理、准入准出的系列措施,引导年轻干部同台比拼、快速成长。三是强化能力作风建设,全区纵深推进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创新《重点工作“红黑榜”》《重点工作落实不力处置办法》《公务员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千名干部讲业务 万名群众评成效》等系列机制,对交流轮岗的一般干部,细化落实考核管理,先后评选12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和60名“需加油鼓劲干部”,打破一般干部“安逸区”,有效促进交流“内循环”。(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张辉)

责任编辑:谢媛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