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陈新才、陈红梅)7月19日,十堰市郧阳区十五届政协常委会“‘国企+’模式探索、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协商议政会如期召开,委员们的发言引发参会常务副区长、16个区直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分管领导和市场主体代表的共鸣。
2023年,郧阳区委、区政府决定试点“国企+村企+N”,创新国企赋能村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效益化”路径,探索出8种合资盘活闲置“三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运营模式,并出台《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2024年,区政府将其纳入年度八件大事要事之一。
工作推进近5个月了,实施成效如何?5月上旬至7月上旬,区政协组织47名常委、界别委员,邀请行业专家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乡镇村组、农家小院、市场主体、区属国企和区直部门调研,召开协商恳谈会13场次,征集到意见建议57条。区政协还组织调研组赴陕、川两省学习吸纳赵家峁、幸福村等村盘活闲置“三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
议政会现场,委员们直指制约“国企+”赋能村闲置“三资”盘活利用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并一一“支招”:
在李俊委员看来,打通资源碎片化、质量差和权属缺失等堵点通道,要使用杠杆撬动思维。他建议,通过资源“打捆”整合、“量身定做”“一事一议”优惠政策、产权交易平台推介,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经营。同时,要发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的“酵母”功能,激发市场主体投入农文旅融合业态,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破解村级资源盘活之痛,还需刨除‘病根’,靶向施策。”政协常委、区市监局长李宏直言,问题出在部门协同不够,根子还是配套措施不优。他呼吁,出台部门支持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预算编制、项目申报、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统筹;出台《加强统筹支持村级存量“三资”盘活监管意见》,把绩效管理贯穿全程。
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是盘活资源变“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常韬委员提出,加大农村产权交易政策和办理流程的宣传力度,建成集产权交易、维权服务、投融资服务、资产处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把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成为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形成、资源配置、投融资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产权服务载体,引导各类交易市场主体进入。
区政协常委、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贤文建议,强化村党支部书记政治素养和市场意识的提升,着力构建选、育、管、激全链条、闭环式接茬体系;吸引一批有经营头脑、有投资意愿、有资本积累、有创业情怀的成功人士回流,通过就地、跨村任职或发展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政协常委、区金融监管支局筹备组长赵勇建议发挥“三个优势”,增强金融“孵化造血”功能:发挥资源优势,增加贷款授信,探索利用所有权质押贷款;发挥政府、部门、银行、保险、担保等合作优势,推进多种融资方式;利用金融产品创新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争取低利率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区政协将继续发挥联系面广、智力密集等优势,采取一线调研、协商恳谈、民主监督等方式,把协助做好政策宣讲、资源推介、招财引智等工作纳入履职清单,助力乡村‘睡着’的三资早日‘醒来’。”郧阳区政协主席党永生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