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7月22日,一则“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退休”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引起广泛关注。
上述消息来自一个名为“监管之声”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于7月21日发布的文章,文中一句“1990年之后(含1990年)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经网友截图后广泛流传。该公众号信息显示为个人自媒体,并无官方认证。
该公号引用的
《2025年-2055年延迟退休政策年龄测算推演表》
此前在互联网平台上已经出现
当时转载这一表格的自媒体均明确提到
该表格是网友基于部分专家
“采取每1年延迟几个月的措施
直到退休年龄最终达到65岁”
的预测做出的测算推演表
“仅供大家参考”
此前发布这一表格的网文均标明“仅供参考”字样。
在“监管之声”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人社部正式公布延迟退休方案之前,每个人会延迟多久是难以精确计算的,不过所谓‘渐进式’是指一点点地逐步延长退休年龄……请注意65岁也不是绝对的定论。”
这段话的表述显然也是对于上述“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推演结论的所谓“免责声明”。
许多网友将此消息与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相关联。
实际上
《决定》仅提出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
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并未有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
网传内容并非官方出台的政策
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原文并无任何“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表述。
也就是说,该决定并无所谓“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的明确说法,而上述自媒体公众号文章大量掺杂《决定》原文以外的内容,有过度解读、过度发挥之嫌。
综合上述信息
所谓“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
仅仅是网友根据部分专家预测做出的推演
并无任何官方信源
经济观察网专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
经济观察网: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应该如何解读?
原新:自愿,是指在现在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和以后延迟的法定退休年龄之间,你可以自愿地选择。弹性,是在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工作种类,甚至工资待遇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为什么要渐进式改革?社会政策的出台,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波动越小越好。如果在一年之内把退休年龄从60岁一下调到62岁,这意味着劳动市场会突然增加三四千万人。就业岗位能不能供给?
所以,劳动力数量的补充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样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制度安排来说,冲击是平缓的、平和的。
从个体角度来说,应该让即将退休人员感觉延迟退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样才容易被更多人接受。假如一个人本应明年1月1日退休,政策要求延迟两个月退休,这个人容易接受,但如果突然告诉他两年以后才能退休,他可能就会觉得非常突兀。
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应该一点点地往前递进,例如,规定1964年出生的人延迟两个月退休,1965年出生的人延迟四个月退休,后面的人实际是在接受了前人的退休时间后再延迟两个月,冲击也就变小了。
经济观察网: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近期有可能出台吗?
原新:中国的退休年龄,起源于1951年制定的《劳动保险条例》,当时规定女性职工和干部50岁退休,男性职工和干部60岁退休。1978年,国务院颁发新规,把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调整到55岁。也有一部分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退休年龄,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实际上,这些地方陆陆续续在延迟退休,很多大学教授现在都是65岁才退休。
但是,延迟退休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是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被提出的,原文是“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到2021年,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主持人 杨文漪
美术 鲁翩翩
来源 经济观察网 光明网 极目新闻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