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雨中黄山行
湖北日报 2024-07-05 18:05:53

通讯员 周永康

不知何时起,有了去黄山拍日出的念头。抵达黄山的那天下午,便兴冲冲地冲向山顶,登顶的路途上心里盘算着如何抢占到最好的机位去拍日出,已经做好三点起床的准备,结果夜晚时分黄山便下起了雨。第二天早起已经是一片云雾,失望地走出宾馆房间,接踵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景色与惊喜。

奇巧险峻的黄山在雨中变成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山石间充盈的云雾随风缥缈,是工笔水墨的留白,像一层白纱遮蔽了山体和远处的视野。山风吹过,水雾随风扬起,犹如飞踏的骏马,如庄子所言的“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雾气蒸腾与充盈只在倏忽之间,好似有无形的大手在绘制大写意的江山图,还是工笔的。从光明顶下来的过程中,可见远处的叠嶂的山峦间云雾流溢,原本不少深夜露营于此等待日出的游客驻足欣赏起了云海,算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山峰间攀登起伏,伴随着淅沥的雨打松针声和松涛阵阵,有几分仙气缭绕的意思了。“仙”在上古文中写作屳,《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人在山上”。只不过一个个攀登的“神仙”在风雨交织的嶙峋山石间跋涉,拖拽着或红或蓝或粉的长雨衣,难免有几分的狼狈。同行的旅游团导游不时地提醒我们要小心山间的猴子,猴子没见到几只,倒是山谷间时有登山客的欢腾长啸。登山的路途中遇到不少挑货的大叔,黄山的地势陡峭险峻,绝大多数的物资是要靠人力肩挑背扛上去的。浓雾中,偶尔传来几声“让一下”的吆喝和急促的呼吸与脚步声,挑夫的话语都是短平快的,货物的重担已经让人没有蹦出长句的欲望。有些游客会选择坐在竹轿上,竹轿约三米多长,两边是细长的竹竿,中间是一个是竹条编制的竹椅,前后有两个轿夫。游客落座,伴随着吆喝,轿夫起驾,一个卸下了旅行的负载,一个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返程的路途中,浑身被雨淋湿,背着沉重的背包,疲倦和焦躁逐渐升腾,只想着尽快地到达缆车所在之地,事后想起来,自己沉溺于赶路和按快门,游览本身的欣赏被扔在了一边,少了几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羞愧于自己的浮躁。云雾缭绕中,急促的游人都往迎客松的方向汇集,长蛇一般络绎的人群盘山而过,金庸笔下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也莫过如此吧。迎客松的下方就是返程的索道,我对地标性的景物向来兴趣不大,甚至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在窜动的游客中,抬起镜头的欲望到达了最低,嘈杂的人群是最强的祛魅。下山的缆车上,呼啸的山风吹开笼罩的云雾,青翠的尖峰依次排开,山不见来我自去,大抵如此。

责任编辑:何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