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卢晓娟 余虹)6月27日,松滋市第二中学举行庆祝建党103周年之“重走六迁校史路,同歌百载育人功”活动。在党总支带领下,党员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通过参观、走访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和校史教育,不忘办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振奋师生精神,开启新的征程。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二月,
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周廷玉
倡议创立初级中学
县教育局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县教育局呈请县政府备案,
在县城老城镇东街创立松滋县立初级中学。
经考证,学校发源地在现老城小学内。
新时代的松滋二中师生又一次站在了
松滋教育的发源地——老城,
聆听先辈们在困难时期延续教育火种的坎坷。
松滋市第二中学在老城小学举办了重走校史路座谈会。会上,老城镇中心学校校长周华章介绍两校渊源。党总支委员张荆山代表学校向大家简介学校校史情况。老城镇原党委副书记向光荣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松滋教育的历史。
重温学校近百年发展历程,
无数先辈呕心沥血,励精图治;
万千学子艰难求学,玉汝以成。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邓世勇
希望参加本次活动的全体人员,
要以“敬畏之心”的态度
到办学旧址去体悟学校
创业初心、守业恒心和创造辉煌的信心,
感受学校各个办学时期师生奋发努力的精神状态;
要以“二中代言人”的形象去传播和推介学校,
扩大学校在办学旧址当地的社会影响,
提升学校美誉度;
要本着“传承友谊”的态度,
加强与办学旧址所在地学校的联系沟通,进一步密切校友与学校的联系,
增进校校、校地交流与合作,
回馈学校办学历程中当地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
县政府委派罗超寰为校长
(字海珊,任期为1939年1月—1942年8月),
筹备复校工作,
校址迁设在刘家场丁家冲温家老屋。
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
三月,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附属初中部
学生并入本校,
学校奉令迁入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
校舍庆贺寺。
七月,湖北省立初级中学和枝江县立初级中学
并入本校,本校为本部。
枝江为分部,共18个班。
第十三届学生毕业。
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
五月十三日,日寇第一次大举南犯,
学校部分师生由校长卢英率领赴曲尺河,
后转到恩施教学。
另一部分学生随县政府转移,
由县长王一鸥代理校长。
记忆的坐标有多清晰,
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
愿我们始终不忘来时路,
奋力开启新征程。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