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张元媛、通讯员余娇娥)6月21日,宜昌市营商办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透露,宜昌市国家级“小巨人”达到6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7家,位居全省第2。
专精特新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力量。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宜昌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企业技术中心83家,工程研究中心269家,重点实验室11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7%。同时,充分发挥湖北三峡实验室、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方面的优势,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龙头牵引,积极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良好生态。兴发集团利用有机硅等上游产品优势,吸引了汇富纳米、兴勤电子等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落户园区;国家“小巨人”微特,通过建立湖北省“传感物联”研究院,依托国家级企业孵化器,近5年吸引物联网企业200余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其中6家已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
宜昌通过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建立“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至2025年力争国家“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
发布会介绍,1-5月,宜昌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4家,总量达到1724家,位居全省第3。经信部门以制造业设备更新为重点,围绕化工、医药、电子等33个行业需求,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2024年第一批共计114个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其中民营企业98个,占比86%,获得专项支持2.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