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三免政策”如何落实 如何保障临床用血 宜昌四部门负责人详细解答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13 11:06:4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汪蕾、通讯员陈敏)6月12日,宜昌市宣传贯彻《宜昌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及解读“三免政策”新闻发布会现场,宜昌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袁晋华、宜昌市文旅局党组成员鲜于开明、宜昌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芳、宜昌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书记张莉,就媒体记者、市民代表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图片

宜昌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袁晋华

问:这次宜昌在省内地市州率先落实三免关爱政策,请问哪些人员可以成为宜昌市“三免政策”的享受者?

袁晋华:宜昌市享受“三免政策”的人员是宜昌市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人员。三个奖项的评选标准分别是:无偿献血奉献奖: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可被表彰为铜奖;自愿无偿献血达3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可被表彰为银奖;自愿无偿献血达4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可被表彰为金奖;累计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3次以上者可被表彰为终身荣誉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次的捐献者可被表彰为奉献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次及以上的捐献者,或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次且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及以上的捐献者可被表彰为特别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荣誉奖):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年且累计时间超过2000小时,或累计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特别说明的是,全国各地献血的献血者,历届无偿献血表彰申报地在宜昌的可作为“三免政策”受益人,但在外市申报表彰的献血者暂时未纳入此次“三免政策”受益人范围。


问:宜昌市政府办每年会下达无偿献血计划,能否具体介绍下计划制定情况?

袁晋华:《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第三条明确:“县(含县级市、市辖区)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审定、下达年度献血计划,保证献血工作所需经费,统一规划和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实现本行政区域献血与用血总量的基本平衡”。宜昌市自实施无偿献血以来,在全市建立并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模范引领”的宜昌献血模式,市政府每年下达献血计划,就是在引导和推动社会形成献血习惯,以此来保证全市采供血平衡。


问:我是一名献血者,了解到政府出台“三免关爱政策”,其中有一项是可以减免挂号费用,请问在哪些医院可以减免?具体要怎么操作?有没有次数限制?

袁晋华:根据《宜昌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和“三免政策”执行相关要求,宜昌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将对“三免政策”享受者减免普通门诊挂号费用。我们将享受“三免政策”人员信息录入全市3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就诊系统,“三免政策”享受者本人在就诊时,凭个人有效身份证或荣誉卡可以直接减免普通门诊挂号费用,全年享受减免挂号费的次数不设限制。

图片

宜昌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芳

问:我是一名献血者,刚刚发布的“三免关爱政策”中提到有关城市交通的关爱政策,我想请问免费乘坐公交的班次有哪些?乘坐的时间段和乘坐的次数有没有限制?

彭芳:宜昌市公交集团始终坚持服务为民,多年来为多个群体减免公交费用。根据《宜昌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三免政策”要求,集团积极响应,主动将“三免政策”享受者列为公益乘车重点关爱群体。宜昌市“三免政策”享受者可持本人“宜昌市无偿献血荣誉卡”刷卡即可实现免费乘坐公交。免费乘坐公交的范围是由我公司运营、具备刷城市公交卡的各条公交线路,目前有87条,未来还会增加,所有线路对于乘坐时间没有限制,总乘坐次数为每年1440次。

宜昌市文旅局党组成员鲜于开明

问:宜昌市“三免关爱政策”中有减免景区门票的优待政策,请问有关景区门票减免政策怎么享受?有哪些景区可以减免门票?

鲜于开明:宜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实行“三免政策”是加强献血者关爱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可以对宜昌市的文旅发展起到一定宣传推广作用。市文旅局统筹了全市优质景区,对三免政策享受者免费开放,宜昌市“三免政策”享受者可以凭借本人“宜昌市无偿献血荣誉卡”免费游览全市范围内省市政府主办的旅游景区,具体操作方式是持卡者本人在景区通过查验荣誉卡和身份证方式进行减免门票。符合门票减免的景区包含5A级景区2家,分别是屈原故里和清江画廊景区,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7家。

以下18家景区拟对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 〔终身荣誉奖〕”个人免景区首道门票(不包含景区换乘交通、索道、观光车及其他二次消费项目):

5A级景区(2家):屈原故里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

4A级景区(9家):车溪民俗旅游区、三游洞景区、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含世外桃源、三峡猴溪、快乐谷3个景点)、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三峡九凤谷景区、清江天龙湾旅游度假区、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朝天吼景区(免景区观光门票,不包含漂流项目)、清江方山景区

3A级景区(7家):当阳关陵、中武当·天柱山景区、关雎河畔旅游区、奥陶纪石林景区、三峡龙泉湖景区、三峡奇潭景区、三峡古兵寨文化旅游区(即三峡富裕山景区)

图片

宜昌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书记张莉

问:我是一名医务工作人员,常年参与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工作。每年在夏季和冬季都会遇到用血紧张的情况,马上到夏天最热时段了,想问宜昌市有哪些具体措施保障患者临床用血?

张莉:宜昌市采供血保持在每年1750万毫升水平,近几年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符合献血条件的人群逐年减少,采血总量有小幅度下降,特别是因为天气原因,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会遇到季节性缺血。但是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爱心市民支持下,采取一系列宣传招募措施,保证了全市,包括神农架林区的临床用血需求。马上快到夏季高温时段并叠加汛期,是每年临床用血最紧张时段,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保障临床用血:一是动员在宜部队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献血活动;二是通过创新招募方式,开展“6.14世界献血者日”“夏季送清凉”等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积极营造浓厚的献血氛围;三是适时调整采血安排,延长夏季晚上的采血时间以方便市民献血;四是结合血液库存统筹做好血液开源与节流,在季节性缺血时期首先满足危急重症患者急救用血;五是与医院一起动员患者的亲朋好友参加献血来满足病患用血需求。在此也呼吁更多健康适龄的市民能够走上献血车,积极参与挽袖行动,让更多临床患者的用血需求得到保障。

问: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无偿献血,但为什么用血还要收费?献血者用血后能否享受相应的优待政策?

张莉:为什么无偿献血,用血却要收费呢?这是对于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用血者,根据国家无偿献血制度,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运输、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决定,血液本身是没有收费的。

对于参加了无偿献血的献血者,根据新颁布的《宜昌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宜昌市献血者可以按照相应标准享受免费用血。对于无偿献血累计600毫升以下的,免费享用等量的医疗用血;无偿献血累计600毫升以上、1000毫升以下免费享用三倍量的医疗用血;无偿献血累计1000毫升及以上的,终身免费享用不限量的医疗用血;无偿献血者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配偶)临床用血时,也可免费享用等量的医疗用血。献血4000毫升以上,根据《宜昌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还可以享受今日发布的“三免政策”。

目前,宜昌市已经建成血费直免系统,献血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血费报销:一是在医院出院结算时在窗口进行用血报销;二是使用宜昌爱献血小程序进行线上报销,三是到市中心血站现场进行用血费用报销。在外地用血的本市献血者,其用血费用可以回宜昌市报销,标准按本市规定执行。

问: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一直对献血者心存敬意,自己也有献血的想法,想了解一下献血对身体会不会有影响,经常看新闻说有人献血十多万毫升,这是不是真的呢?

张莉:献血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这个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而参与人体循环的血量只需总血量的70%-80%,其余的储存在肝脾等“人体备用血库”,在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便会立即释放补充人体血容量。以此推断一次捐献200到400毫升的血量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通过相关科学研究证明,适量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刺激造血功能,增加新生细胞。同时血站对所有采集的血液都会严格地检测,每献一次血就相当给身体做了一次健康体检。倡导我健康 我献血 我快乐,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通过捐献血液去帮助他人。需要强调的是献血前后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献血就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人献血量十几万毫升是否属实?我们在新闻中了解到有献血量很多的人,主要是因为献血方式不同。目前大家经常看到或参与是献全血,每年只可以献2次,每次献血量不超过400毫升。另一种是献成分血,就是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每隔半个月可以献一次,一年最多可以捐献24次。目前宜昌市献血100次以上的献血者有102人,其中献血次数最多的达到344次,献血量10万毫升以上的有4人,其中献血量最高的达12.8万毫升。


责任编辑:汪蕾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