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央视直播龙船闹端午的黄梅县,大有来头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12 14:54:38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蔡桂茂)6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现场连线直播,用近6分钟的时间,现场连线直播湖北省黄梅县龙舟展演盛况。

图片

▲黄梅县小池镇东港,锣鼓喧天,红旗飘扬。龙船竞发,破浪前行。桨手分两列站立船上,在锣鼓指挥下,听鼓下桨,奋楫抢先

规模最大、桨手最多的一次

黄梅县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长江北岸,素有划龙船习俗,据黄梅县宣传部提供的资料,今年,黄梅县共有183艘龙船参加端午划龙船活动,分小池、分路、孔垄、濯港、蔡山5个赛区,参赛浆手16000余人,是黄梅老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桨手最多的划龙船活动。仅6月8日,黄梅县小池东港赛区观众达5万余人。

船身大 站着划

黄梅县划龙船独特,桨手都是站着划。相传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前,朱元璋率军在黄梅境内的龙感湖、太白湖训练水师,水师站姿握桨划船,随时参加水上战斗,黄梅划龙船吸收元末明初水师训练元素,站姿划船延续至今。一般说来,端午节举办龙舟比赛活动,称为划龙舟,黄梅不称划龙舟,而叫划龙船,黄梅龙船不同于独木舟形式,可以竖着坐两列人,而且人数也比一般龙舟要多。黄梅龙船长度一般在40米左右,可以坐100人,最大的船可以坐将近200人。黄梅龙船吸收了元末明初水战的一些元素,不仅船身比较大,跟当年的战船相似,而且桨手们都是站着划船,也是模拟水战的情形。黄梅划龙船,除了奋力划桨的桨手,船上还有锣手、鼓手和舵手。其中舵手负责把控龙船的方向,锣手和鼓手负责把控龙船的节奏和速度。当地村民说,如果锣鼓点子是“咚咚咚咚锵”,那是闲游;如果是“咚咚锵,咚咚锵”,那是加快速度;如果是“咚锵、咚锵、咚锵”,并且越来越急促,那便是进入最后的冲刺。

黄梅县组织330条民船参加渡江战役

在大革命时期,余壮飞、蔡琼、梅白等带领黄梅县人民,以人熟、地熟、水性好优势,在湖区与敌人进行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黄梅建立了可靠的根据地。1949年5月23日,四野十二兵团十八军一四三师和五二兵站一万多人在黄梅县抢渡长江,黄梅老区组织民船330只、大米80万斤、银元12000块、军鞋3000双。水性好的群众组织起来帮助解放军进行水上作战训练,并勇敢投身渡江战役。解放军胜利渡江后,黄梅县在小池口镇召开庆功大会,向参加渡江的黄梅船工授发锦旗和渡江光荣证书。2019年9月,黄梅县在小池镇滨江公园修建了渡江纪念立体塑像,让红色记忆,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宛灿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