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屈原故里的龙舟,有什么不一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6-11 17:38:07

屈原故里是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之一。秭归龙舟,在年复一年的劈波斩浪中完成与时代的对话,实现文化的延续。


秭归龙舟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龙舟文化又是如何传承的?它又给秭归带来了什么?


01


6月10日,三峡大坝前万顷碧波,数条龙舟点缀在宽阔的河道上。


图丨雷勇/摄


9时,“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全国龙舟大联动-我在宜昌过端午·2024屈原故里传统龙舟赛开幕,唱了千百年的《招魂曲》又一次在屈原故里回荡。


江面上,数十条龙舟在激烈而悲壮的锣鼓和唱腔声中,进行了盛大的游江招魂仪式。


图丨郑家裕/摄


随着浑厚有力的鼓声响起,龙舟赛正式开始了。


与以往的龙舟赛不同的是,今天的划手们来自中国端午节“申遗地”的湖南汨罗、江苏苏州、湖北黄石、湖北宜昌4支龙舟队伍,以及秭归县12个乡镇龙舟队。


一条舟,一条心。在一场场竞相角逐中,每艘龙舟上的队员们都憋足了劲,跟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奋力划桨,在江面上演“你追我赶”,不断将赛事推向高潮。岸上,观众纷纷扯着嗓子,为参赛队伍呐喊助威。


图丨郑家裕/摄



2009年,由湖北宜昌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北黄石“西塞神舟会”、湖南岳阳“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的“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


“今天来到兄弟县来比赛,心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端午文化。”江苏苏州队获得“三省四地”组12人龙舟500米直道赛冠军,领队梁怀明表示,苏州与宜昌两地端午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次来参赛可以很好地促进两地民间的交流。


当天的比赛,最激烈的莫过于龙舟“抢红”。12个乡镇的龙舟如同离弦之箭,向着终点进发。郭家坝队率先竞渡上岸,直奔夺标目的地。一时间,鼓声响亮,呼声如雷。



“秭归人都很热情”“我们还会再来参赛”……颁奖仪式后,“三省四地”的龙舟队队员们开心地拥抱、合影。


02


秭归,“中国龙舟之乡”,有着悠久的赛龙舟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据《荆楚岁时记》上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日,人伤其死,并命舟楫以拯之。”相传屈原在汨罗投江后,屈幺姑划起小舟,沿江泣血而歌。众乡亲感伤,纷纷操舟,随她一道为屈原游江招魂。


两千多年来,秭归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几乎从未间断。


1979年前,多由群众自发组织开展龙舟竞渡活动;1979年开始,每年端午节由县政府组织举办传统职工龙舟赛;1985年,秭归举办第二届“屈原杯”全国龙舟锦标赛,龙舟运动正式由群众活动向专业赛事活动转变。


尤其在2009年以“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主的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及2011年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秭归龙舟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其间,秭归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全国龙舟邀请赛、宜荆荆恩城市群龙舟邀请赛、省运会龙舟赛等高级别赛事,秭归龙舟运动影响力逐渐增大。


2023年,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在秭归举办。千年龙舟,从西陵峡畔划向世界。


图丨王罡/摄


“龙舟,自古以来在秭归都是参与面最广的运动”,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承志说,秭归但凡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龙舟的划手们都是峡江村民,农闲时和逢年过节,同住一村的龙舟爱好者聚集一处,擂鼓吼号子,切磋技艺。在秭归,几乎一年四季都在划龙舟。


秭归民间有“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年船”之说。有赛事的时候,村民们就会利用农闲训练一两个月,比赛当天,村寨男女老少全体出动……


“秭归龙舟竞渡有完整的祭祀礼仪,包括祭庙、祭江、竞渡、回龙(舟)等程序,还有一整套锣鼓和唱腔”,郑承志介绍,这也是秭归龙舟竞渡的最大特点。



传承久远的龙舟竞渡,不仅是秭归民众美好的文化记忆,也是民俗活动生生不息的展现。


立夏时节刚过,吒溪河水面上,来自各乡镇的划手们已经开始备战。在外地的年轻人也纷纷赶回来参加训练,郭家坝镇龙舟队队员杜闽辉就是其中之一。杜闽辉告诉记者,他从浙江请了假回家专门参加比赛:“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图丨何宝喜/摄


“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当年,大诗人陆游在归州江面目睹龙舟竞渡后,留下脍炙人口的《归州重五》。


岁月更迭,诗句中记述的人们为观看龙舟赛,“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拥道出重城”的盛景,在秭归,已是年年可见,处处可寻。


03


龙舟赛为举办地带来了什么?


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端午节期间,秭归举办国际划联龙舟世界杯。秭归县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60.3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73.73%和89.74%。


以龙舟赛为媒,把更多的游客“请”进来,让城市之美呈现。在秭归,龙舟赛提供了“办好、办活、办火”的成功案例。


近4年来,秭归县先后举办7次高级别龙舟赛事。每一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在现场为竞渡者呐喊助威。


可以说,秭归作为“中国龙舟之乡”,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已成为秭归文旅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当前,文创文旅融合正在成为城市竞争、品牌塑造的“新赛道”。没有哪座城市不想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秭归也一样。


端午期间,除了精彩的龙舟竞逐,秭归还为各地游客奉献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盛宴。


九畹溪观光景区、三峡竹海风景区常年举行游客赛龙舟活动;楚风游园会、端午民俗大巡游、骚坛诗会、“三闾刺绣”生产性保护展等各类活动相继上演……



图丨魏启扬/摄


不仅如此,秭归还打造了一批沉浸式文旅新场景:凤凰山陈列了大龙舟供游客体验;徐家冲港湾两尊大型划龙舟造型建筑,不失为打卡拍照好去处;三峡移民博物馆里,坐上“龙舟”,从空中飞越峡江,神奇三峡、雄伟大坝的壮丽风光就在眼前;博物馆里还能欣赏到气势恢宏的龙舟,近距离了解龙舟仪式,感受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游客还能在非遗小巷体验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看完龙舟赛,沉浸式体验端午文化大餐,再品尝一番秭归本地的特色美食,锣鼓声、呐喊声、欢笑声记录秭归红火的脉动。




“秭归的端午节最有氛围感,龙舟赛是必看项目,我们还参加了民俗活动,体验感很棒!”来自松滋市的陈华一家说,他们今年已是第二年来秭归过端午节了,还买了龙舟模型、龙舟系列刺绣产品带给亲朋好友。


为一场龙舟赛,奔赴一座城。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秭归,以广博好客的胸襟,正接纳着来自八方宾客的欢庆。


责任编辑:向姗姗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