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苑社区党委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治理服务的全过程,积极发挥“熟人社区”的优势,秉持“干好身边每件事、当好群众贴心人”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缔造新时代大院般温暖社区,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建”“一起扛”“一起防”“一起奔”,形成了命运相连、风雨共担、成果共享的治理共同体。
智苑社区是国有企业棚改还建社区,2017年12月建成交付,2604户家庭出棚进楼,圆了几代人的安居梦。社区居民多为原葛化集团和武汉二厂退休职工,搬到新家后,时常怀念厂区大院时的邻里温情。社区常住人口3800余人,老年人占比超过30%,其中,65岁以上空巢老人、独居老人845户,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1人。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不少居民还保留过往“棚户”生活习惯,亟待围绕居住环境、社会参与、养老服务和精神文明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期间,专程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智苑社区看望干部群众,了解基层疫情联防联控、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等情况。在智苑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要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智苑社区党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时刻高举党的旗帜,聚力“红蕴智苑、文润智苑、安心智苑”,打造新时代大院般温暖社区。
(三)探索社区“创新”治理的需求
按照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要求,围绕改善群众房前屋后人居环境、解决群众身边实事小事,智苑社区作为东湖高新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单位,理应积极探索社区创新治理的路径,形成一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载体平台、机制规则和项目成果,打造共同缔造的“智苑样板”。基于此,智苑社区党委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光谷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奋力打造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先行区的目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打造从“共享客厅”到“共同缔造”的治理模式,发挥“熟人社区”的优势,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治理路径,缔造新时代大院般温暖社区。(一)打造“共享客厅”,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1.社区搭平台,共建温馨共享客厅。为建设舒适、安心、有温情的社区,社区探索打造了“共享客厅”,把服务延伸到居民楼下,让群众就近参与社区事务。合理利用楼道空间,按照“8+N”模式规范建设,打造楼栋居民“共享客厅”。各共建单位利用“共享客厅”宣传本单位党建活动、企业文化。“共享客厅”覆盖18个楼栋单元,架起了一座党和政府紧密联系广大基层群众的“连心桥”。之后,在街道和共建单位的支持下,社区党委又升级打造了特色客厅,围绕“一厅一品”,打造了廉洁家风、童心向党、安全用电等特色客厅,加装WiFi、电扇等便民设施。推选共享客厅“厅长”,打造“厅长议事会”等议事平台,总结探索社区治理“365模式”。2.群众当主角,健全自我管理机制。为管好居民的“家”,社区党委积极建立共同治理工作机制。推行“厅长制”管理,“厅长”负责共享客厅的卫生、消杀和物品整理等工作外,还肩负着开展活动、收集居民意见、调解矛盾纠纷的责任,社区党委每半年对“厅长”的工作进行评议,每年评选优秀“厅长”,充分激发“厅长”的干事热情。推行常态议事机制,了解楼栋居民的动态,商议解决居民诉求的对策措施。社区党委每月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公布民生实事项目进展,听取党员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层层议事,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及时消除矛盾纠纷。3.社会齐参与,共同建设幸福家园。依托共享客厅,社区党委积极调动多元力量,共同建设美丽社区。一是创新志愿服务。党员骨干、“厅长”、楼栋长带头,带动200余名社区志愿者组建成6支骨干志愿服务队伍;围绕居民需求,时光记忆、暖冬计划、共享花园等志愿服务项目相继落地开展。二是深化党建共建。街道牵线搭桥,社区党委主动拜访周边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多元服务让社区越来越美,群众生活也越来越舒心。为激发社区文化活力,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风、教育引导作用,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新引擎”,智苑社区党委提出聚力“红蕴智苑、文润智苑、安心智苑”,打造新时代大院般温暖社区。1.聚力“红蕴智苑”,不断强化社区治理的党建统领能力。葛化集团红色基因深厚,社区党委、物业党支部始终高举党的旗帜,自觉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打造红色驿站、建设红色长廊,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开展争做“智苑好少年”系列活动,老国企的红色底蕴在社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扬。社区党组织被评为武汉市“五星基层党组织”。
2.聚力“文润智苑”,营造崇德向善、邻里和谐的人文环境。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社区注重以文化人,始终用向善向上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各类文化阵地,时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着居民向着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社区被评为武汉市“十佳书香社区”。3.聚力“安心智苑”,构建发展充分、群众有感的服务体系。建立快响激活、实战实效的社区应急管理机制,营造老有颐养、舒心顺心的社区环境,建设系统集成、数字赋能的社区智慧体系,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社区荣评武汉市“五星平安社区”,高新区“平安建设优秀基层单位”。

(三)开展共同缔造,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1.坚持高位推进,强化党建引领。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走实走深,2022年,东湖高新区深入开展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智苑社区聚焦居民需求,梳理出5个方面、14条重点任务,在高新区和街道党工委的关怀指导下,智苑社区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小区整体环境改造提升、养老服务“两区一堂”、社区文化展馆等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一幅幸福生活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国家、省、市媒体宣传智苑社区250余篇次。
2.坚持群众主体,聚焦解决问题。一是发动群众问题共商。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社区线上线下发布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开通微信公众号“居民意见栏”,在蜂巢驿站放置“书记信箱”,累计收到有效《共同缔造意见征集》210份。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召开“厅长议事会”、居民代表意见征集会200余场,收集整理有效意见建议81条,高新区政协委员在社区召开专题议事协商会,听取社区意见建议,帮助协调解决居民诉求。二是依靠群众项目共建。通过创项目、挖能人、建队伍、搭平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不断高涨。成立“智苑社区慈善基金”,开展社区慈善公益日系列活动,筹集善款13.6万元。三是惠及群众成果共享。光谷首个街道级社区学院暨左岭“乐享学院”在智苑社区揭牌成立,提供“乐享生活”和“乐享工作”两大系列课程,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
3.坚持多方参与,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创新自治载体。成立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坊,聘请专业社工机构,聚焦社区工作者赋能培训、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社区基金建立等重点任务,坚持“五社联动”,探索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智苑模式”。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成社区综治中心,多单位力量共同构建起社区治安前沿阵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居民安全感不断提升。二是培育自治组织。基于社区居民内在需求,孵化培育花友会、好记者团、追光少年团、导游团等6支社区社会组织;在区团工委支持下,链接高校志愿资源,开展“争做新时代智苑好少年”系列学习教育主题活动20余场。三是制定自治公约。线上线下广泛征集,发布了光谷首个社区共同缔造公约,按照“1+N”的模式,先后制定发布了《养宠公约》《电动车停放公约》《共享花园微公约》,引导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建立社区“公益积分兑换”“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管理机制,评选出一批“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最美楼栋长”,激发群众参与活力成效显著。社区志愿服务楼栋被省文明办评为“样板居民楼栋”,社区鼎福盛物业公司被武汉市评为“红色物业5星级企业”,智苑社区被评为“武汉市最美志愿社区”。“共享客厅”已覆盖智苑社区18个楼栋单元,一个个特色客厅成为居民最喜欢、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客厅也架起了一座党和政府紧密联系广大基层群众的“连心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100米。该党建项目荣获“2018年东湖高新区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一等奖”,多次被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共同缔造工作坊在社区工作者赋能培训、社区能人挖掘、社区项目打造、社区建设、社区基金建立、项目经验产出等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定制人才赋能课程,重点突破社区治理能力薄弱环节;大力培育社区骨干能人,夯实“五社”力量根基;立足实际问题需求,共创公益服务项目;建立社区慈善基金,持续丰盈基金池;总结共同缔造“智苑模式”,为进一步探索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贡献基层经验。
成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作为社会治理创新服务平台,坚持以“党建引领·公益共享”为建设理念,以整合社区资源、凝聚公益力量、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居民自治、提升社区治理成效为目标,以资源链接、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公益实践、项目开发、督导评估为中心职能。中心已孵化6支社区社会组织,涵盖文体艺术、宠物友好、青少年培育等多元化队伍,促进多元主体共同缔造幸福智苑。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智苑社区始终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服务群众等工作融合互进、同频共振。一是社区党委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引领红色治理,网格精细化,完善“三个智苑”建设,开展社区活动,党员示范带头,选树居民典型。党员进社区亮身份,为居民开展延时错峰服务。二是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5级组织构架体系。由18名威望高、服务意识强的党员组成的楼栋党员志愿服务队长期活跃在楼栋深处,成为党组织构架的基础力量,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纵向的上下联动和横向的互联互动,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全岗通”干部培训,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形成比学赶帮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加强“五社联动”,发掘和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环境整治、义诊、救助等活动。社区党委深化“共同缔造”活动,不断调动居民的参与性。一是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广泛吸纳辖区社会组织的优势力量,发挥志愿者专业特长,设置“宣讲”“巡逻”“调解”“先锋突击”“帮帮团”“环境整治”等6类岗位,由300余名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认领,组建志愿队伍20多支队伍,如今注册志愿者2046名,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良好氛围。依托社区两区一堂,实施“守护夕阳”关爱空巢老人公益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折扣餐饮等贴心服务。一是推动党建品牌谱系化呈现。社区党委创新工作方法,以顶层设计规划为指引,采取基层探索的手段,重点围绕“三个智苑”开展工作,着重从“五社联动”发挥“六支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逐步实现18个客厅“一厅一品”的打造。二是推进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建立了覆盖立项、实施、验收、激励、推广等环节的全链条闭环式管控体系,按政治引领、思想凝聚、组织建设、风纪严明等6种类型统筹管理,从项目名称、内涵、建立机制、载体、项目成效5个方面评估成效,开展“与智苑同行”微公益创投大赛。如今,“从共享客厅到共同缔造大院般温暖社区的实践路径”入选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共享客厅”多元解纷工作法获武汉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1365”工作法获武汉市2023 年优秀城乡社区工作法;社区先后荣获武汉市“文明社区”、武汉市“五星平安社区”、东湖高新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示范单位”等荣誉。社区也被确定为“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武汉市直党员教育基地”“武汉社区学院教学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