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端午至,挂菖蒲;
龙舟起,糯米香。”
无粽子不端午。但在屈原故里秭归,端午却不止粽子。
屈原在《楚辞·招魂》《楚辞·大招》中多次提到美食,传给后人有确切菜名的就有二十多道,涉及的食材多达六七十种。
长期以来,勤劳朴实的秭归人民,根据《楚辞》还原古楚烹饪方法,结合传承千年的饮食风俗和本地独有的食材,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屈原的怀念,融进一道道美味佳肴。
端午来秭归,一日三餐吃什么?小编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炫饭指南来喏——
用蓼竹叶包糯米,包出三角棱形,中间有红枣,口味清淡、吃法简单,解开缚扎线索,剥开蓼竹叶,将糯米“菱角”蘸糖吃。端午的清晨,就从一颗清香软糯的粽子开始了。
发面粑粑
用端午前后新收割的小麦,用古法加工,然后蒸熟制作而成。在农家锅里做的发面粑粑,特别劲道。
每一粒米都饱满、晶莹剔透,口感Q弹。菜叶、葱花的融合,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的口感,一碗鸡蛋饭还可以搭配免费配菜,自由选择。
除此之外,牛肉面、小笼包、煎饺、馄饨、萝卜饺子、豆腐脑……各种早餐琳琅满目。在秭归吃早饭,最难的不是没得吃,而是太难选。
古法炮羔羊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招魂》中记载了火烤羊羔之法。用黄泥树叶等裹住食物,放在火中烧熟。此菜选取上等山羊,融合现代烹调技艺,再现楚国名菜风采。
椒浆胹鳖
胹,炖,煮烂的意思。在楚辞《招魂》中,鳖的做法就是清炖成肉羹。屈原家宴选取大塘鳖,配以木姜子、青花椒、自制酱料,比清炖之法更香浓,是滋阴凉血润燥之佳品。
橙皮牛肉
用黄牛的牛腱与新鲜橙皮一起烧炖入味,待汤汁渐浓随即收汁装盘,此菜为“中国脐橙之乡”经典代表作。
屈乡腊蹄
用清洗干净的腊蹄子,加上秭归人家晒制的洋芋果果儿一起蒸煮,汤色乳白,腊蹄肉和土豆都软而不烂,无论是喝汤还是吃肉都是极好的。
青滩嗦丢儿
图片来源:秭归旅游
秭归占据了三大险滩,以前船上没有足够的食材,船工就用鹅卵石加各种调料烹制成麻辣鲜香的下酒菜,船工们吮吸石头下酒,随后便将石头丢弃。在秭归方言中,吮吸即为“嗦”,因此,这道菜就叫“嗦丢儿”。
端阳蒸五黄
“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拌上本地酱料和米粉,上笼蒸熟,成就一道软嫩鲜香、色泽艳丽的佳肴。
在秭归,你还能品尝到屈姑唤哥鮰鱼、坛香鲊肉、粽橙之恋、金城神仙鸡、九畹茶香肉……对着屈原的辞赋,秭归做出的屈原家宴有100余道菜,屈原家宴被评为“中国名宴”。古法炮羔羊、端阳蒸五黄、橙皮牛肉等14道菜被评为“中国名菜”,粽橙之恋被评为“宜昌十大名菜”。
冷菜
家国情怀
秭归柑橘枝熏制的各种腊货,切片摆盘成一幅屈原故里山水画。
屈乡三品
木姜子、橙皮、芋头秆儿,亦称屈乡调味三宝。小盘中菜品绿、橙、红三色,勾人食欲。
香溪银鱼
香溪碧水中生出洁白的银鱼,银鱼营养丰富,气味香浓,口感细嫩。它白如雪、细如丝,加以秭归橙皮制作而成,别有一番风味。
脐橙饼
菰米饭团
菰,又叫雕胡米。与粳稻、稷米、麦子、小米、豆类合称六谷。“五谷六仞,设菰梁只。”粮食很多,但数菰米做饭可口,是楚人吃菰米饭的记载。屈原家宴做菰米饭团,意在让现代人品尝楚人先祖的饭食,体验舌尖上的楚人楚味。
油脆
糯米蒸成糍巴,包入白糖和芝麻馅,做成棱子形,炸成金黄色即成。食之外脆内软、香甜可口。
铁板烧
新鲜的食材加入盐、胡椒粉、秘制辣椒油等进行搅拌腌制,就可装盘上桌,用高温火候煎制,用锅铲翻炒至食材两面金黄焦香,撒上葱花,当香味溢上鼻尖之时,便是味蕾派对的开始。
烧烤
庙嘴小吃街街上的烧烤令人馋涎欲滴。不论是串烤的蔬菜、海鲜还是肉类,都经过精细处理,慢火烤制,金黄酥脆的外表下包裹着嫩滑多汁的食材,每一口都是美妙的味道。
街边小吃
图片来源:秭归旅游
坝头公园和南门口小吃街随处可见各种摊位。烤鱿鱼、面筋、烤串、凉面、锅盔、煎饺、炒饭、小火锅、烤猪蹄、关东煮、奶茶、冰粉等特色小吃,啥啥都有,真正的味美价廉。
来秭归吧
在唇齿中品味秭归的风土人情
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烟火气
尽享舌尖端午之旅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