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年来,宣恩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办学模式,科学优化课程设置,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创客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日,在宣恩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农学专业的师生正在进行手工制茶教学。杀青、揉捻,试温、翻炒、抖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让鲜嫩的茶叶魔术般地变直变紧变细,教室里茶香四溢。
“在这边来实操,我们的知识会更加巩固深刻,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学生杨春雨介绍。
据了解,该课程于2022年开设,现有学生120余人,主修茶叶加工技术、茶树栽培技术、茶艺学等课程。每年茶叶出产季节,学校还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学习茶叶栽培、采摘、加工等技术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办学跟着需求走,专业围着产业转。近年来,随着茶叶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接产业需求,培养人才队伍成了教育的重点。为此,宣恩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该校农学组负责人杨合玉介绍,学校坚持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将学生分阶段派送到校企实训基地进行跟岗、顶岗等实训实习,实现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在宣恩,走进学校课堂的不仅仅有茶叶,创客教育也成为很多学生的最爱。
对学生杨雯涵来说,每周的“创客课堂”是最值得期待的,在创客教室里,他可以凭借自由想象,组装汽车、编写程序、飞无人机……一个个零散的部件,在杨雯涵手中变成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
“让我们学会了怎么给车子编上程序,让没有生命的积木车变得可以动起来,当每次车子走到终点的时候,我心里都是特别的开心。”杨雯涵高兴地说。
据悉,创客教育是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知识与技能,遵循自由开放、创新创意、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模式。
2017年,宣恩县开始在小学阶段探索创客教育,并开设了第一个创客空间兴趣班;2018年5月,宣恩县第三实验小学邀请专家到校指导,提升该校师生的理论知识和探究能力;2024年,该校又率先加入湖北二师推出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创客教育再赋新能。
“创客教育能引领孩子们感悟探索之美、发现之美、创造之美、协作之美,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宣恩县第三民族实验小学副校长韩秀园介绍。(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向利雄 宋思维 李小平 刘先 李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