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日,一面写有“政企融合显成效 联调共治促和谐”的锦旗送到了江岸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原来,江岸某转供电小区因物业代缴电费不及时,给小区内400余户商住户带来不便。江岸供电中心按照“网格+电力”融合治理工作机制,向江岸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发出“协同申请”,由江岸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召集相关街道、房管部门共同对该纠纷开展调解工作。历经半个月,这场矛盾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今年来,江岸区以共同缔造理念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网格+电力”政企融合治理模式,制定《江岸区“网格+电力”融合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网格+电力”融合治理工作指引》,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力为人民美好生活充电赋能。
涉电纠纷与停车管理、电梯维护、保洁绿化、物业服务等多个复杂民生问题相关,需要各方力量介入‘综合会诊’。
江岸区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构建区供电中心与相关区直部门对接、供电服务站与街道对接、电力网格员与社区及网格员对接的三级协同机制,实现综治网格与电力网格空间精准匹配、覆盖融合。明确电力网格员与社区网格员的职责任务,由电力网格员发挥主导作用,常态收集、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网格内涉电服务需求,社区网格员则协助做好人房信息采集、入户走访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上报等工作,有关涉电诉求工单直接流转至供电部门实行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群众涉电服务诉求的响应速度和满意度。
充电桩的用电保护做的比较全面,但是用电问题不能马虎,对于使用年限较久的要定期检查电路情况。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结对培训活动在百步亭社区展开,供电服务站工作人员“进网入格”,现场示范教学蘑菇充电桩用电安全情况,手把手教授社区网格员和物业居家用电和公共用电安全知识。
江岸区健全服务资源协调保障机制,推动政企人员、设施、场地等资源共享,切实打通电力服务“快车道”。打造线下服务驿站,在江岸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挂牌“鄂电红马甲调解室”,在条件成熟的街道试点建设电力综治分中心。依托社区网格驿站等阵地资源,在小区建设“红领网格驿站”,由江岸区供电中心派驻电力网格员定期驻守,配备应急电源、氧气机、直饮水机等公用设备,提供电费缴纳、应急供电、居民议事、涉电纠纷调处、电力政策宣传等综合服务,将电力便民服务从固定的营业厅延伸至家门口。
老母亲一个人在家,现在安装了智能电表,后台通过用电数据就可以监护老人起居,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前不久,二七街道操场社区东立国际小区居民刘女士向社区连连表示感谢。
江岸区聚焦治理安全隐患,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与区供电中心联合开展私拉乱接及群租房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征得居民群众同意后,为100台电动车、30户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电表,实时比对充电桩电流电压、居民用电数据和用电行为习惯,及时报警处置异常情况,实现24小时无感监护。聚焦矛盾纠纷调处,指导供电部门开展“枫桥式”供电站所建设工作,推动组建江岸区电力人民调解委员会,将涉电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佘碧盈 龚雨 李佩玮 王雄玮)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