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辰草堂|宗炳的卧游
东辰草堂 2024-05-28 17:47:44

他生于南朝,祖籍南阳,

他精绘画,善琴书,好远游;

他深谙佛理,精于谈玄,

曾著书《明佛论》;

他不入仕不为官,

畅神于天地之间,卧游于卷轴之上;

他崇尚自然,

继承并沿袭了老、庄之美学思想;

他提倡以形以形,以色貌色,

并留下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

他,

便是曾栖居江陵的南朝隐士——宗炳。

“乘物以游心,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这是庄子“同于大通”的逍遥游。

而“澄怀味象”,

则是宗炳对庄子思想的承袭,

它也成为贯穿于宗炳山水画美学最重要的思想命题。

澄怀,

意味着不为物累,涤除杂念的清静之心。

当尝尽人生悲喜,阅尽世间百态,

方能以清净之心怀,

去理解自然之道,

去品味万物之象,

去感受山水之精神。

晚年的宗炳,

因疾回至江陵的家中。

虽身囿于室,

他却找到另一个颐养性情的方法,

即将半生所见之山水,

悉归于画纸,

卧榻时凝神观摹,

抚琴动操,

仿佛弦外清音萦绕于笔墨中的青山绿水,

“ 如同坐究四荒,独应无人之野”。

这种方式,宗炳称之为:

卧游。

北宋郭熙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而对于晚年不能远游的宗炳,

那曾所见的山山水水,

却早已应于目而会于心。

虽身不至,

却能融于自然,

达到精神上的滋养与共鸣。

宗炳以“卧游”的方式赏画以安度晚年,

他戏称为“安晚”。

八大山人也于暮年曾作《安晚》之册页,

以表达他孤高而散淡的隐士之志。

“宗炳凡所游履,图之于室。

而己所游履,图之于纸。”

他于册页上曾题诗:

“向才约南登,往复宗公子。

荆巫水一斛,已涉图画里。”

纵观宗炳的一生,

是被山水滋养的一生,

亦是结缘于山水的一生。

他用前半生的脚步去栖丘饮壑,

丈量青峰之秀错,徜徉林泉之娟洁;

他用后半生的榻前光阴回归江陵,

卧游于山水画轴,

以澄怀观道的美学思想,

诠释着自己对天地的生命感怀。

而江陵,

始终以宽厚、以平和,以广博,

接纳与滋养着宗炳傲然不羁的自由灵魂。


责任编辑:周晓晓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