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辰草堂|食苦度长夏
东辰草堂 2024-05-28 17:46:41

它,

亦蔬亦果亦药亦茶,

在果蔬中被誉为“苦味之王”;

它以根、茎、叶、花和种子入药,

有养血明目、解毒清暑之功效;

它味虽苦,

却以“不传己苦与它物”的君子之风,

成为厨房其它菜肴最温和的搭档;

它是闲宵小饮时不可或缺的佳味,

是文人托以言志的操守,

它,

便是百姓菜圃中寻常之物——苦瓜。

苦瓜,

又称凉瓜、锦荔枝、菩提瓜、君子菜,

好攀于蓠,熟于夏。

它顽强而野蛮的生命力,

使得它无需人为的过度干预和培植技巧,

便能与其它蔬果并埒而茁壮,

萌发于春的韬光养晦之时,

生长于夏的风雨晦冥之间。

它依靠自己的力量默默生长,

为了汲取更多的阳光,

它以卷须引蔓而络于竹架之上,

直至果实的长成,

完成它生命的意义。

这些挂在藤蔓上的苦瓜,

一部分与人类相遇,

变成口味各异的菜肴;

一部分进入轮回,

等待下一个春天。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讲:

“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

每一种食物,

都有自己的秉性与脾气,

而人只有掌握了它们的生命密码,

才能在探索中将味道层层解开,

满足于自己挑剔的口腹之欲。

而苦瓜因其丰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千百年来便备受青睐,

吃法亦多绝妙。

或生食,或炒或煎或炖 ,

其味苦而回甘、鲜隽无匹,

为夏日东辰草堂餐桌之佳品。

每一次对苦瓜烹饪方法的新尝试,

都如同一次问道,

人们在谦逊中会晤苦瓜的生命,

而苦瓜则以千变的风味纾解着人们的好奇。

使得它从舌尖走向心尖,

从一种食物转变成人的精神力量。

苦尽甘来,

是苦瓜独特的风味,

也是人对岁月和生活的解读。

清初书画家石涛自号“苦瓜和尚”,

平日犹喜吃苦瓜,

甚至将苦瓜供奉在案头每日朝拜。

石涛的前半生,

历经了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

石涛的后半生,

选择遁入空门、出家为僧,

他云游四海,

以书画直抒情志,

其画风疏秀明洁、生拙古朴。

或许,

正是人生际遇的坎坷沉浮,

才使得他寄希翼于苦瓜,

让自己漂浮的心得到最温暖也最妥帖的安放。

苦是境遇,

也是不由自主的人生

或许每一个生命,

总要历经半生才能参透这一味“苦”,

因为又将苦瓜称为“半生瓜”,

人们将命运的况味和苦瓜的醰醰本味镌刻在一起,

在岁月中跋涉、隐忍,

也在岁月中怀揣着希望与坚持。

他们秉持着一种共同的信念,

这种信念,

便是千帆之后,

苦尽而甘来。



责任编辑:周晓晓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