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十堰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5-23 09:26:35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段吉雄 李镇海)初夏时节,竹溪县丰溪镇桃花山村育种天麻进入花期,村民赵晓武一大早就忙着为天麻授粉 。“今年村合作社计划建成天麻基地3000亩,带动更多村民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赵晓武向十堰日报记者介绍道。

十堰是全国重点药材产区之一,也是我国道地中药材重要原产地之一,已查明中药材品种达2518种 。国家明确的363个重点中药材品种中,我市有235种 。近年来,十堰市通过“选、培、育”等方式,落实项目、土地、资金等优惠政策,整合林业、农业等多方资源,加强道路、水利、通信、电力等林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套种黄精、柴胡、黄连、天麻等中药材,逐步形成以“林+茶”“林+药”“林+菌”“茶+旅”及森林康养等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格局 。截至  目前,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751.63万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25.8%,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6.6亿元 。

位于竹溪县丰溪镇的湖北云天中药材有限公司从事传统道地药材种植、良种研究与推广、中药材加工 。 该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基地1万余亩,带动380余户农户增收 。 竹溪县岱王沟林场以森林康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为重点,发展蜜蜂、鸡、大鲵等林下养殖产业,带动林下生态休闲游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 2022年,该林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基地” 。

十堰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堰市将深入开展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积极推行林下复合经营模式,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提高林业产出效益 。

责任编辑:夏永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