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姜维本是被诸葛亮收服的曹魏降将,为何提拔速度堪称坐上火箭?这其中包含着诸葛亮什么样的战略考虑?
在魏国,姜维任职只是天水郡参军,除非有重大军功,否则姜维人生到头能够熬个郡守都算很不错了。
但入蜀之后,情况完全不同了。
建兴六年(228年),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
27岁到蜀国,起步就封侯,并且总督蜀军粮运,堪称是要害工作。可见姜维有多受重视。
建兴八年(230年)春,迁姜维护军、征西将军。
黄忠为刘备出生入死,直到斩杀了夏侯渊,才被封为征西将军、关内侯。而姜维入蜀三年,还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就被封为征西将军、当阳亭侯(比关内侯高一级)。
建兴十二年(234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蒋琬只是亭侯、费祎只是乡侯,姜维入蜀仅六年,就被封为平襄侯(县侯)。
延熙六年(243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入蜀第16年,与镇南大将军马忠、镇北大将军王平同级。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就迁维为大将军。
入蜀第29年,便成为大将军,蜀国的最高军事统帅。
姜维提拔如此迅速的背后,离不开两个人:诸葛亮和刘禅。
诸葛亮将北伐的战略重点放在占领陇右地区,将原先跨有荆州、益州的构想转为跨有益州和凉州。
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从陇右可以获取额外的士兵、马匹和粮食补给来源,进而与汉中两地出兵,对关中地区形成钳形攻势。而马超死后,来自凉州天水郡的姜维便成为了最好的先锋,未来凉州地区的负责人。
刘禅是在费祎死后,见荆州派日渐式微,为了压制益州派,而重用姜维,甚至一度想让姜维成为心腹,从而更好地巩固皇权。
在诸葛亮、刘禅的接力任用下,姜维的地位便快速提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