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5-20 09:45:22

初夏时节,瓜果飘香。近日,走进石首市大垸镇,一排排西瓜大棚映入眼帘,碧绿的藤叶间,一个个圆鼓鼓的西瓜若隐若现,一片绿意盎然。 近年来,大垸镇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聚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以“小西瓜”撬动富民强镇“大产业”,不断壮大镇域经济总量,形成了“以农为本,三产融合”的产业布局。 2023年,在荆州全市镇域经济考核中,大垸镇获得二类乡镇第一名。“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呈现出越发清晰的发展路径。 大垸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既被誉为“中国西瓜之乡”,也是“瓜-瓜-菜”模式的发源地。 “我们的‘瓜—瓜-菜’轮作模式,两边种西瓜,中间种吊瓜,再套种一季蔬菜。”大垸镇天字号村瓜蔬大棚内,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指引记者往支架上看去,“西瓜每年上市时间可提早至5月,收益高出不少,一个大棚净收入8000到10000元。” 以天字号合作社为龙头,近年来,大垸镇广泛推广“瓜—瓜-菜”种植,为农户统一提供育苗、农资、技术指导、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带动周边村发展种植面积近3000亩。 周边的黄金湾村,也建起了“瓜—瓜-菜”项目基地,项目占地350余亩,2022年建成投产大棚200余个,2023年新增大棚至400余个。“农户只需出土地和劳动力,跟着干就行。”项目负责人说,依托“瓜—瓜—菜”种植模式,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参与种植等方式,带动全村80户、300余人发展西瓜种植,实现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年创收近20万元。以建设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区为抓手,大垸镇坚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突出特色、稳步发展”,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做强精深加工、擦亮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探索出一条集聚化、集群化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穿过大垸镇和丰村石公华县委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果蔬大棚,辣椒正在棚内茁壮成长。和丰村“红+绿”产业融合项目是大垸镇集体经济的典型代表。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发展,该村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思路,深化村社合一,将闲置土地“化零为整”,引进市场主体,先后流转土地1500余亩发展露天瓜蔬和大棚瓜蔬。通过“党员+种植能手+群众”结对帮扶形式,引导群众抱团发展,推动产业大棚分片结对种植;为农户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及销售渠道等,构建产、供、销一体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带动200余名农户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余万元。“2023年,我们探索农业特色发展新模式,户均增收20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以上。”大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夏洋说,2023年,全镇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7家、家庭农场11家。绿色产业增强了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点燃了乡村振兴发展“引擎”,助推大垸镇“农业强镇”建设。
责任编辑:后雨晴 罗春莲;审核:段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