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有人认为蜀汉灭亡应该归罪于姜维,因为姜维屡次北伐造成蜀国国力大损、百姓疲弊,以至于被曹魏乘虚而入。事实果真如此吗?
蜀汉的灭亡是在诸葛亮死后的第二十九年。这二十九年中,前十二年是蒋琬统管国事,其后七年是费祎,而后十年姜维才走上前台。蒋琬、费祎都对北伐不大热衷,即便姜维提出北伐,也只是给其调拨了少量兵马。直到后来姜维握有兵权后,才开始大规模北伐,而自公元258年中散大夫谯周极力反对,写下了《仇国论》后,蜀汉便再无大规模北伐。因此姜维真正集中组织北伐也就五年左右的时间。
那这五年的北伐,对蜀汉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不妨来对比下魏蜀两国的实力。当时蜀国军队总规模大约九万,除去分别驻守地方的一半兵马,只能剩下四五万应对曹军。
而与之对比,魏国伐蜀时兵分三路,其中诸葛绪、邓艾各率领三万,而钟会手下则有十余万人马,整体兵力是蜀军可调动军队的两倍以上。这种情况下,蜀军一点军队还要分三路防守,结局会怎样就不难想象了。
所以对于蜀国而言,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以攻代守,让魏军疲于奔命,而诸葛亮之所以北伐的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只是最适合蜀军北伐的时机,就在于魏齐王芳即位到高贵乡公被杀这二十一年的动荡期。可这段时期蜀国都是蒋琬、费祎在位之时,等到姜维接手已经为时已晚。
如果非要怪罪的话,应该是蒋琬、费祎太过保守,没有抓住大好时机夺取优势。而姜维秉承诸葛亮的策略,应该是最有利于蜀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