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汪媛 丰桐)近年来,浠水教育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抓公平促普惠、抓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抓党建强根基,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一大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县教育系统焕发出勃勃生机。“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更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浠水县思源实验初级中学!文毓笔秀,玉润人灵。秉明烛之心,治为人之学。优美的校园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独特的办学风格,成为无数学子梦想升起的地方。这里是孕育无限希望的沃土,这里是诞生无穷奇迹的宝地,这便是浠水县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浠水县思源实验初级中学位于浠水县经济开发区彩虹大道旁,临高鸟瞰,换袍岭山环抱其周围,翠色欲流,如一处世外桃源。建筑典雅大气,古朴而沉静,充满令人心醉神往的中国书院式格调。校内布局精巧,绿树成荫,紫藤缠绕,石雕与曲廊相映成趣,红花与绿草交相辉映,四季皆景。徜徉其间,师生心灵共振,同窗温情共读,琅琅书声、悠悠岁月,涵养出思源人沉静优雅的书卷气。
学校创办于2012年,前身为九年一贯制浠水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年,浠水县思源实验学校先行先试,和楼口中学、丁司垱小学建成“共建型”教联体,成为全省首批教联体改革试点学校;2023年,全市推行融合性教联体改革,正式成立浠水县思源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形成一校五区(开发区校区、楼口校区、马垅校区、散花校区、余堰校区)的办学规模。学校现有114个教学班,在校初中生6438名,教职工547名,其中专任教师439人,是浠水县规模最大的教联体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法治示范学校”“湖北省绿色生态校园”,被黄冈中学和浠水一中授予“北大清华优质生源基地”荣誉称号,荣获市级以上各项荣誉共计300余项,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开发区校区坚持教育综合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自建校以来,教育教学成绩优异,享誉浠水大地,深受赞誉。
楼口校区坐落在浠水城区的“后花园”——丁司垱镇,与开发区校区毗邻,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清新,曾在2022年率先与浠水县思源实验学校试点共建型教联体,为全县教联体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马垅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校内布局合理,素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是浠水南大门的“明珠”。校区注重特色发展,创建了“三地”,即“新教师录入机制”发源地、“国际汉语言文化交流”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散花校区建校七十多年,历史悠久,南临长江,北倚大别山,与黄石市隔江相望。校区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自主、平等、互动、快乐的本真课堂,将“师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理想追求变成现实。
余堰校区建成于1978年,坐落在省道201余堰大道1号。多年来,学校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育人效果明显,是一所小而优、小而美的乡村学校。
“三红”精神,培根铸魂
红色引擎·政治与业务相结合
用“红色引擎”统领党委班子建设,推进政治与业务相结合。学校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等工作被纳入党委会议题。党委班子结合学校实际,将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研讨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明确了学校办学的新方向。同时,大力融合“党建+”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党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治理、文化创建、特长发展、关爱四生等各个方面。领导班子的政治能力、课程领导力持续提升,真正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作用,成为了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
红烛精神·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用“红烛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把“四有好教师”当成职业方向,“教书”不忘“育人”之责,让“红烛精神”成为思源的师魂。目前学校高级教师64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79人,县级骨干教师55人,历任及在任市级学科带头人10名,黄冈名师15人,教学能手23人,道德标兵10人,教坛新秀17人;设有“徐猛名师工作室”“孙丽名师工作室”“孙皙名师工作室”“章小华名师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
学校始终坚持“名师带头、骨干引领、整体推动”的教师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头雁”效应、传帮带作用,着力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利用“名师结对,青蓝工程”“课堂教学大比武”“推门听课”“新课标研读”“教师培训”“城乡联合教研”等系列活动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各项比赛为契机,以赛促教,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进一步培养高飞“雁阵”。
一大批青年教师获得快速提升,幸福成长,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班主任素质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取得佳绩,共获得教育部精品课5节、省级优质课18节,市级比赛课及其他教育教学荣誉70余项。在一大批名师、骨干的引领和助推下,形成了名师引领发展,群雁奋进启新篇的良好局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位走强。
红色基因·铸魂与成才相结合
用“红色基因”引导育人工作,推进铸魂与成才相结合。实施“党建带团建”,规范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举办“入团仪式”,出台三年一贯制德育课程实施计划,开设党史团史课程;开展“国旗下的讲话”“爱国主题演讲”“清明节缅怀烈士”“红色研学之旅”等系列活动;创建“一廊两亭三广场”,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课程、活动和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培根铸魂,“红色基因”促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成长得更加坚定自信。
五育并举,艺体花开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浠水县思源实验初级中学凝练传承前人血脉,开放与创新并举,通过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为学生发掘潜能、展现个性提供空间,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多元化育人的需求。
学校将思政课、主题班会、红色研学等系列活动与日常德育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以“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等为重点的主题教育,通过开展“打造绅士、淑女”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礼仪教育,大力弘扬儒雅文化,将“感恩回报教育”融于其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利用节假日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仪式氛围,让学生在有效的实践活动中加深体验,增进理解;推进“光盘行动”,每学期评选“文明就餐之星”,构建育人平台,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安全教育方面,学校每学期的安全教育系列主题班会及每日安全提醒,教会学生面对危险时,多一点知识,多一分意识,多一重保障。
篮球、足球、象棋、绘画、剪纸、舞蹈、写作等学生社团百花齐放,促进了学生个性多元发展;依托“民俗之美”,学校开发的特色版画课程形成了版画与校园文化、学生生活、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版画融合文化;校足球队多次代表全县参赛,蝉联全市足球联赛冠军,打造出擦亮学校足球运动的闪亮名片;篮球赛活力无限、体育节人人参与、元旦文艺会演绽芳华……近年来,学校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活动,搭建多层次舞台,让师生们尽情享受校园文化大餐。每个节日都是师生们全面展示风采的盛宴,已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又一品牌。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成长,综合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各类赛事获奖人数多,获奖级别高。校足球队蝉联全市第七、八届校园足球联赛冠军;田径队参加2022年全市青少年锦标赛,获乙组总分第四名,其中胡宇姗夺得女子100米、200米第一名,徐梓希夺得女子跳高第一名;2023年秋全县中小学运动会获初中组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徐梓希、何宇凡、任天宇、李欣雨、张子豪、张楷瑞获六项赛事冠军,任天宇两项破校运会纪录。乐思虞、操一菲等同学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青春告白祖国”的短视频展演好评不断。
真诚沟通,润泽心灵
学校格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果,并持续推出创新举措。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学校曾多次成功举办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家长参加省妇联公益木兰“家爱学院”项目学习,先后多次开展系列家庭教育讲座,这项活动深受全校师生的好评。
配备专业设施和人员:学校优化配备了心理健康咨询设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此外,还成立了一支由8名专家组成的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心理教师和管理干部每天值班接待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
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一对一谈话建立档案,落实“六包一”举措,通过线上、线下家访等多种途径关爱“四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高效课堂,成绩闪耀
学校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致力于打造“自主合作·精准高效”课堂,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探索创新、灵动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新模式。科学体现“35+10”课堂理念及作业管理,推行讲练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严格把控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减少学生课后的作业量,做到作业的减量增效。分层练习设计充分把握育人功能,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在优化课堂作业设计中,为学生“减”出一片蓝天,为教师“增”蓄前行的力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综合素质高、成绩斐然的优秀学子。
多次在县教育局举行的全县八年级语数英三科联赛、物理学业水平综合能力抽测中被评为综合成绩优胜单位;2024年黄冈中学、浠水一中理科实验班优录考试再创辉煌;2023年中考,达黄冈中学线719.7以上7人;达浠水一中资格线668以上251人,普高达线率84.4%以上。中考成绩屡创新高,向社会各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同心向远,未来可期
一生最好是少年!经年来,无数优秀学子怀揣梦想走进思源,求知、求学、求真,又满载收获从这里走出,迈向更广阔的未来。把握当下,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一代思源人将继续以匠心筑梦,以真心办学,以爱心铸魂,在发展中追求,在追求中超越,在超越中完善,用浓烈的家国情怀和优异的办学成绩彰显着名校的使命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让美好教育在校园的每一处都绽放出真实而耀眼的光芒。
峥嵘但凭执念,知行在远;
惠风借以润物,成必有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