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姚庵村位于襄阳市西南,距市中心10公里,山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承东启西、对接南北的桥头堡。随着全省“四化同步”和经济发达镇试点在尹集落地,姚庵村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大兴调查研究,找准破解全村发展举措,以“四园”建设(即山上是果园、门前是菜园、庭院像花园、村庄似公园)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活力,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山上是果园
姚庵村抢抓近郊优势,把荒山变果园,让村集体找到“出路”,谋到“生机”,奋力打造全村农文旅融合产业新格局。根据村庄特色、山地特点、果树特性,依托森林乡村建设、“千村万树”项目、义务植树活动等植树造林任务,因势利导,分层次分品种分季节在黄家湾、桃花岭等山上种植果树,全村开辟荒山1000余亩,建成姚庵鲜桃采摘体验区,打造桃花岭、荷花湖、牡丹园等10余个网红景点。目前,基本实现村里有产业、村民能致富,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村民年均收入超过2.8万元。
门前是菜园
以往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村民经常抱怨统一建设“小花园”成本较高,后期维护困难。尹集乡通过调查研究下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收集意见建议,找准破解姚庵问题措施,提出“门前建菜园”思路。在门前种植菜园既能够满足村民日常饮食、种植需求,同时为游客提供优质蔬果,通过自种自营蔬果产品,打造绿色蔬果品牌,提升村民致富增收能力。按照“一村一特色”要求,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在种植瓜果蔬菜的同时,间杂种植向日葵、月季、桂花树等,做到“四季有花、全年有香”,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成为市区周末游、研学游的“打卡地”。
庭院像花园
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全村开展房前屋后微环境整治,推动“三级联动”机制(干部带头干、党员跟着干、群众学着干),建立家庭环境卫生评比机制,使每名群众都成为美好环境建设的“主角”。全域开展房前屋后微环境整治,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女主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把“庭院”打造成“花园”。目前,各家各户门前码整齐了、清干净了,家家户户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彻底改变群众过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的生活习惯。
村庄似公园
以社会公共服务为抓手,依托村民闲置房屋建立村民服务社,采取“村民自己提一点、乡贤积极捐一点、政策支持补一点、集体兜底贴一点”的“4个一点”方式,通过探索“公益积分、行为规范积分、捐赠积分”等3大积分模式,引导群众参与村庄事务、当“志愿者”,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健身难、散步难、理发难、取快递难等问题。通过设置“共享绿植”、修建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将村庄打造成公园,已形成“三月看桃杏、四月观牡丹、五月摘鲜桃、六月赏荷花、七月采葡萄、八月品梨枣、九月赏紫薇”等“一月一景”的文旅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以“人间烟火气”为契机,引导务工人员回流,当前,80%的村民足不出村均能找到合适工作岗位。
近年来,姚庵村通过深入推进“四园”建设,成功举办了大学生牡丹花节等一系列成熟的品牌节会,全村年游客接待量达到60万余人次,旅游经营性收入达到1800万余元,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