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整个赤壁之战,真正让刘备打满伤害的,莫过于诸葛亮的“舌战群儒”。
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在孙权的殿前,诸葛亮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
这段论述堪称经典。
首先,断掉投降派的后路。
诸葛亮说:“如果将军能以江东的人马,与占据中原的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与操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早点解除武装,向他称臣?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朝廷,而心中犹豫不决,事情已到危急关头而不果断处理,大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既然要主战,那么最忌讳的就是温水煮青蛙。既不战也不和,到头来战机全失,最后只得投降。所以必须划出决定的红线,跳出投降派不断拖延的圈套。
其次,亮出刘备权威地位。
为什么大家必须听诸葛亮的建议,因为他背后的主公刘备来头大。
诸葛亮称:“刘备是皇室后裔,英雄才略,举世无双,士大夫们对他的仰慕,如同流水归向大海。”
这样牛的人物都来东吴和大家并肩作战,大家还有什么理由投降?
再次,证明战胜曹操的必然性。
诸葛亮说:“刘备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大败,但现在陆续回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有一万精兵,刘琦集结江夏郡的战士,也不下一万人。”这可以证明刘备也颇具实力。
“北方地区的人,不善于进行水战。另外,荆州地区的民众归附曹操,只是在他军队的威逼之下,并不是心悦诚服。”天时地利人和,曹操一样都不具备,可见这仗曹操赢不了。孙刘联军同仇敌忾,一定能够战胜曹操。
最后,“曹操失败后,必然退回北方,这样荆州与东吴的势力就强大起来,可以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如果投降了曹操,未来东吴前途暗淡。但战胜曹操之后,孙刘两家将会成就鼎足三分,迎来美好的未来!
这一番论述,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要素讲得明明白白。
是什么: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当前赤壁之战究竟是什么局势?
为什么:为什么说孙刘联合将取得最终的胜利?胜利后孙刘两家将扭转乾坤,迎来怎样的美好愿景?
怎么办:孙刘联军靠什么打败曹操?
这样一番论对之后,孙权满意了,他已经拥有了足以胜过张昭等人的舆论优势。接着又召回周瑜,获得了军队将领们的支持。
孙权最终颇有把握地作出最终决定。他就势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
刘备支持孙权取得这场针对投降派的胜利,对于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来说,可谓至关重要。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