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真的是传闻中的乱臣贼子吗?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4-30 17:45:48

曹操真的是传闻中的乱臣贼子吗?虽说他挟持汉献帝,篡夺东汉大权,可放眼三国没谁比他更坦诚直白:“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可见评判一个人物,应从其心迹着手,才能明了其真正的用心和目的之所在。

后人说曹操一心要代汉而立,是和荀彧之死有关。公元212年,董昭等人提议曹操应该进爵为公,将此事和荀彧一起商量。荀彧极力反对,称:“曹公本来是兴起义兵,以匡辅汉朝的,不宜如此。”曹操听后十分不满,荀彧因此忧愁而死。第二年,即213年,曹操就进爵为魏公。人们据此认为曹操当时就有了篡汉的想法。但实际上后来曹操还进爵为魏王。进爵为魏公距离篡汉实在还是相距太远,不足以证明其野心。

事实上,在《十二月己亥令》中,曹操向天下袒露了自己的想法:他担心兵多意盛,所以不敢招太多兵,并不盲目扩张自己的势力;他坦承不能离开兵权,怕因此而受祸,所以不得不为子孙着想;他解释之所以让三个儿子受封,是为将其当成外援。

这种坦白的态度,在三国时期恐怕难以找出第二人。

有人说曹操挟持汉献帝,杀死伏皇后,这便是乱臣贼子的行为。殊不知拥君的意义,就在于保国安民,而当一个君主因为种种原因丧失其职责功能,无法结束乱世,那么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就应该站出来。

何况曹操也本无意登极。所以孙权袭取荆州后,曾上书称臣劝进。曹操则把孙权的书信拿出来给大家看,说:“他是想把我放在炉子上烤吗?”并且十分冷静地公开了想法:“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可见曹操对于君主之位,是十分理智豁达的,主张顺势而为,而非僭越妄为。比起皇位,他更看重天下局势的稳定。这种务实而不务虚的边界感,绝非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所以称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便是在肯定曹操才能时,也精准地概括出曹操“大而化之”的务实态度。


责任编辑:陈屿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