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望兵石学校七(8)班 龙跃洋
欧阳修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而这一切,或许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深刻概括。
他,为天下人释“道”,用文字的力量引领士风,敢于挑战旧有的浮华文风。在他眼中,北宋士风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忽略了文字背后的真实与深意。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改革文风,以朴实的语言传达深刻的道理。他告诫学子们,文以载道,文字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思想与道理,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华丽。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不仅激励了当时的学子们,也让我们后人深感敬佩。
他,为本心守“道”,即使遭遇困境,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他与范仲淹一同发起庆历新政,虽然最终因触怒权贵而失败,但欧阳修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追求。他流放归来后,依然不忘初心,继续致力于修著唐书,历时十六年终于完成。这部唐书文风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正是欧阳修文以载道思想的完美体现。在这段艰难岁月中,他展现出了不畏艰难、坚守本心的斗士精神。
他,为世间传“道”,将自己的理念与追求传递给后人。晚年时,他厌倦了官场的争斗,选择归隐山林,创立了平山堂,培养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学子。他的学生苏轼等人,深受其影响,秉承文以载道的精神,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欧阳修的“道”,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更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成为他们追求文学与人生理想的灯塔。
欧阳修的一生充满了对“道”的追求与坚守。他用自己的文字与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人气概与人生追求。他的精神与理念,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境界与更深的道理。
【指导教师王丽丽点评】作者对欧阳修一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文字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为天下人释‘道’”到“为本心守‘道’”,再到“为世间传‘道’”,层层递进,既表现了欧阳修对“道”的坚守与追求,更传递了一种对文学与人生理想的矢志不渝的精神,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启发性。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