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龚萱)松滋市八宝镇白水淌村国土面积9.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14亩,15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529 人,常住人口3850 人,村庄空心化问题严重,多数人口在外务工,常住人口中老人、妇女、儿童占比高达80%。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农村工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白水淌村工会委员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党建带工建,从健全一套体系、选树一批典型、激活一个平台着手,全面做实农村工会,做优基层治理。
一套体系强基础
一是创新组织体系。为进一步发挥好当前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白水淌村将原有的“产业党支部、老干党支部和流动党支部”调整为“属地区域党支部和流动支部”,按照“因地制宜、有利发展、便于组织、规模适度”的原则,以2-4个村民小组为单位,新增高家岗、艾家湖、同心沟3个属地区域党支部和1个流动党支部,每个党支部推选或选派1名支部书记和2名委员,负责支部的日常管理,并协助村总支开展工作,每个支部推选3-4个党员中心户,负责联系党员、服务群众,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众,构建了“村党总支—属地区域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三级组织体系,推动了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延伸到底。
二是延展工会体系。白水淌村是由3个行政村合并而来,合村并组后共有15个村民小组,根据全市“小三级”工会建设的要求,结合村实际,在市总工会和镇工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村工会委员会,吸纳工会会员1154人,下设15个工会小组,工会小组长均由村民小组长兼任,每个工会小组选出2名工会积极分子为工会联络员,实现联系群众全覆盖。为了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村工会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在“乡村客厅”、户外职工爱心驿站、村快递流转站、农贸市场等人流集中的场所开展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加入工会十大好处》及《松滋市总工会服务清单》等宣传资料,向辖区群众宣传入会的程序、会员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维权帮扶等相关知识,加深广大群众对工会组织的认识,调动群众加入工会、参与工会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优化治理体系。以组织发动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为出发点,积极搭建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四类“横向到边”的群众组织,发挥其凝聚群众、带动群众、组织服务群众和联系群众的作用。组建了以职工、农民工、退休职工为主力军的6支志愿服务队、4个经济组织。以村级为单位,成立了“五老”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共管理事会、民主评议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乡贤理事会,并以2-4个村民工会小组为单位,组建了“五老”议事小组、红白理事小组、共管小组、民主评议小组和人民调解小组,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将职工群众纳入组织,每类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推动了治理力量向末梢延伸,打通了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批典型强引领
聚集基层治理“工作缺人手、发展缺人才、群众缺热情、干部缺方法、干群缺纽带”的“五缺”现状,注重发挥劳模和老党员、老教师等退休职工的优势,推动典型模范人物特别是劳动模范,成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
一是组建骨干。对全村“一老一小”进行调查了解,全面摸清人员底数,在村工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白水淌村“五老”议事会,采取“群众推荐+自愿参与”的方式,把一批有威望、有情怀、有时间、有经验、有资源、能干事、想干事的人员纳入到队伍中。同时,建成1个村级议事屋和3个片区议事屋,为工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阵地保障。按照“镇级补助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的方式,每年列支2万元对议事会成员实行务工补助,评选优秀议事员进行表彰。
二是规范流程。遵循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民事民管的原则,明确议事会的工作职责为收集议题、确定议题、组织协商、表决方案、结果运用、督促落实六大职责,推动议事会成员当好领路人、宣传员、监督者。
三是率带引领。在“共同缔造”理念的引领下,白水淌村工会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发展模式,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发动职工群众力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共同缔造幸福美好生活。村工会注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村里最显眼的建筑便是“白水淌乡村客厅”上的省劳模杨世海“诺缘电商直播基地”,杨世海创业致富的劳模精神和家乡情结被定格在白水淌村的乡间小道、旅游景观、宣传栏上,更是定格在村民心中,他的劳模精神深深鼓舞着全村人民,白水淌村在他的带动下,出现了很多有志之士回村创业,创办了加工厂、合作社等,不仅为村里带来了收入,也解决了不少村里中老年人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村工会也借力发挥,组织工会会员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积极推广网络直播、云商等新的商业业态,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同时,不断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家岗共管理事小组组长薛会云,今年75岁,是一名退休党员干部,他主动认领“三迁桥”公共设施的日常管护,坚持每日早晚清扫“三迁桥”,还负责监督其他人员的日常管护情况,在他的带领下,高家岗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都维持得较好。
一个平台强活力
全面推进积分制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制度机制保障作用,推行积分管理机制,让“有德者有得”,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举措成为常态、形成长效。
一是锁定积分对象。围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锁定全体村民、工会会员、志愿者、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成员为主要积分对象,通过积分和扣分来不断提高村民、工会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规范自身行为。
二是细化积分内容。对不同的群体探索不同的积分管理办法,制定《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办法,将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参与公益、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行为纳入“积分制”管理项目,村民、工会会员凭积分可定期到积分超市兑现日常生活物品。赋予参加议事、干事的工会积极分子和退休职工“务工计分”方式,促进职工群众互帮互助、自理自治。
三是强化积分考核。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平均主义、轮流坐庄,由片区党支部和工会组织负责人、群众代表以年度为周期、日常为基础、量化为依据,对积分对象进行积分、扣分和考核,并将积分情况通过户外公开栏、“村村响”、户长会议进行公示,确保积分公平公正。目前,全村共兑换积分3万余元。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