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央视聚焦 | 智慧产线赋能,传统米酒酿出新意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4-15 12:12:17
最近
央视新闻频道
《朝闻天下》栏目播出新闻
《智慧产线赋能 传统米酒酿出新意》
推介孝感米酒制作工艺
报道孝感米酒依托朱湖糯米
发展智能化生产之路




“酸酸甜甜、淡淡微醺,入口有醇厚的米香,这是春天的味道,也是孝感米酒的味道。”央视记者诗意的开场白,拉开了报道序幕。

报道称,湖北省孝感市盛产优质糯稻,是国内最大的米酒产地。报道虽然没有点明,但众所周知,孝感的优质糯稻集中在朱湖农场(办事处)。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朱湖糯米酿制的孝感米酒,其制作工艺开始走上智能化发展之路。

记者感慨,孝感米酒传统的口味里,又多了一种“数字”味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鄢艳
   在生产孝感米酒的工厂米仓当中,大型设备正在进行筛米和选米,比如这台大型设备,它的名字叫智能色选机。我们可以看到,准备通过筛选的糯米,像瀑布一样快速地通过机器,而机器也能迅速地识别出来其中的杂质。这个机器,一个小时就能筛出7000多公斤的糯米。




位于湖北省孝感市高新区的这家米酒厂,偌大的米仓里,仅需两名工人,就能完成糯米筛选的全部工作。
通过5G技术在工厂的全覆盖应用,米仓里的生产情况以及米酒生产环节中的泡米、蒸饭、发酵等全流程,在技术人员掌控的生产管理云平台上,都能一目了然、即时更新。




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师 闫磊
   现在,我们除了可以在电脑上登录生产管理平台外,还可以在手机上登录App,对生产管理云平台进行监控管理。



央视记者采访时发现,在孝感的这家5G工厂里,新投入的无人叉车每3分钟可运送1.5吨米酒,而运送精准度控制在5毫米内,这是人工无法想象的精度。记者报道说,通过与智能仓储系统无缝对接,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近200万元。




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中心负责人 王鹏飞
   通过5G智能化项目改造,以及持续建设,我们已经实现整体效益提升约17%,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工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央视记者报道称,如今,孝感有大大小小米酒企业数十家,米酒业的产值也在持续扩大。记者观察到,“智改数转”,几乎是孝感米酒企业都在做的事情。“也正是新技术、新设备的赋能,让孝感米酒行业实现了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孝感市麻糖米酒行业协会会长 孙俊

    孝感米酒年产值40个亿,此外,在海外市场上,我们这两年也有10%到15%的增长,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和美洲。一系列的提质升级改造,使米酒这个传统行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陈峥嵘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