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通讯员杨自林、杨刚、王华静
1985年,
在宜昌市教育局等部门的规划下,
由政府投资和周边69家单位
筹资支援共建的铁路坝小学,
正式招生开学。
1962年出生的周天兰,从1986年进入铁路坝小学,从班主任到教务主任,直到退休,她见证了铁路坝小学的前世今生。
建校之初的八位老师
2022年3月30日,周天兰翻出压箱底搜集的老照片,向记者讲述了铁路坝小学的这几十年。
1985年第一年招生时,只招收了一年级6个班。为啥只招收这么少学生?当时筹资的69家单位部分就有意见了。
从1986年开始,学校开始扩招,除开招收新的一年级之外,还从东方红小学调来了三、四、五年级学生共6个班。就这样,学校的框架就齐了(当时实行五二二学制)。
起初学校门前就是一块平地。1990年,学校开始建设操场和跑道。周天兰清楚地记得,当时带一年级四班,一共54名学生。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个学生要自己想办法带煤渣到学校建操场。
恰好,周天兰班上有一名叫李静的女生,其父亲在煤气公司上班。得到学校的要求后,这位家长立即拖来了一大车焦煤渣。就是这车焦煤渣,不但完成了周天兰所在班级学生的全部任务,还被当时的校长张学应称赞为全校质量最好的煤渣。
那时候,有些班的孩子,将自家烧过的煤渣带到学校。由于大小块头不一,上体育课的时候,还会安排孩子们将大块头的煤渣捡走。
就这样,学校的第一块跑道就建好了。
建校初的校园
“每天回来,鼻子里都是黑黢黢的。”周天兰回忆,那时候只要学生一到操场活动,黑压压的灰尘就到处飞,她现在还在庆幸,那时的孩子们没有因此患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的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好。起初学校就一栋教学楼,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其后面建了一栋科技楼。
2015年,学校搬到体育场路城建中专借读两年,学校也趁机重新进行了翻修,形成了现在学校的样子。
“自从有科技节开始,直到自己退休,学校每年都会获得一等奖。”“是宜昌范围内最先实行电子化办公的学校。”“多次获得省示范学校等荣誉。”回忆起在铁路坝小学的这几十年,周天兰脸上透露着骄傲。
发展至今,学校占地面积9416平米,建筑面积11414平米,拥有教学班35个,学生1649名,在岗教师91名。
周天兰搜集的
此前部分学生毕业照片和教职工合影
↓↓↓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