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游武昌
2024-04-04 10:35:23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渐渐融合了寒食节的祭扫习俗,成为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缅怀先烈,在武昌有多处地方可以前往。
武昌司门口附近的都府堤和红巷两条街交叉,因为革命旧址众多,这一带被称为“中国第一红街”。「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中共五大会址、武昌农讲所、毛泽东旧居等旧址,是探访伟人足迹的红色景点之一。毛泽东同志旧居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大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机构。这里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址。如今,场馆内还有以红色故事为背景创作的情景剧,观众能更加直观感受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生取义的精神。
清明节气逐渐融入了春游踏青、扫墓祭祖、寒食禁火、插柳赏花等习俗,爬蛇山登高望远、寄哀思也是许多市民和游客的选择之一。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蛇山烈士祠」,是为纪念辛亥百年修缮的一处烈士祠。走进祠内,安静又肃穆,里面记载着辛亥英烈和武汉会战中牺牲的中国官兵名字。看着成百上千的烈士名单和年龄及籍贯等信息,眼前不禁湿润起来。不少人参观这里,会带上一束花,放在烈士祠外的青草地上,希望每位先辈能看到我们没有忘记他们。
武昌区的「施洋烈士陵园」每年是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等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烈士纪念活动首选地之一。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时,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2月7日施洋被逮捕,在法庭上,他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罪行,后英勇就义,年仅34岁。位于武昌城内的施洋烈士陵园,正是为了纪念在这次罢工中牺牲的先烈施洋。
与施洋烈士陵园相隔不远,还有一处悼念革命先烈的地方,便是「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及曹渊烈士纪念碑」。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进攻武昌城时牺牲的191位烈士而修建。这里由牌坊、曹渊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等组成。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里,无数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换来了如今我们美好幸福的生活。时值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纪念,不仅仅是今天,更是岁岁年年。清明假期,祭奠逝者、寄托哀思,也请错峰祭扫,平安祭扫;摒弃陋习,文明祭扫;低碳出行,环保祭扫;发扬传统,节俭祭扫。
责任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