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涵养“四气” 争当“硬核”年轻干部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4-02 16:18:58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胸怀理想,坚定“过如新竹芟难尽,志在高山磨不平”的志气。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年轻”是青年干部的优势,意味着无限潜力,也是劣势,意味着彷徨和不坚定。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正处于人生岔路口选择的关键时期,唯有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远大志向,方能激活源源不断的奋斗之力。年轻干部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德,把个人成功寓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情怀之中,把青春热血融入祖国的大好山河。

笃行不怠,昂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锐气。青年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1915年,袁世凯政府承认耻辱的“二十一条”,毛泽东读罢一师学生编印的《明耻篇》后,在封面上写下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的铿锵誓言。今天,中国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青年干部当昂扬“何以复兴?在我青年!”的蓬勃锐气,积极响应时代召唤,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锐气是一种胆量,一种魄力,是一种攻坚克难的品质。要把基层作为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的大舞台,主动去“找苦吃”,敢于扛硬活、打硬仗、啃硬骨头,多到事上磨一磨、练一练,方能练就一双勇于担当的“铁肩膀”。

以才立业,厚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底气。为人如构室,先须根基坚固,始可承载。年轻干部多为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还不足,大多都不同程度面临素质危机、本领恐慌和能力挑战。“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无论是革命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学习始终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法宝。青年干部要修炼“厚积薄发”的真功夫,始终把学习摆在首位,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做到日新其德,日勤其业。要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勇于向书本求知,向实践求真,向领导求教,向同事求帮,向群众求学,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用,在服务群众上专心用力,积累底气、培养胆识,一点一滴积累经验,练就过硬本领。

加强磨砺,沉淀“事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要从容”的静气。受限于年龄和经验的不足,年轻干部大多社会阅历不足,做事难免心浮气躁,容易追求“短、平、快”。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面对挑战挫折以及急难险重任务,青年干部要想静心修炼,必须用大事修炼静气,用难事磨炼静气,用急事培养静气,脚踏实地、精心研究、平心静气地对待工作中的琐事、烦事,宁心静气地面对大事、难事,要扎根基层这一沃土,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在点滴工作中积累经验,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才能在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徐婧雯)

责任编辑:唐梦琳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