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宜昌校校有特色⑨|宜昌市科技高中:让创意制作点亮青春梦想
湖北日报客户端宜昌教育频道 2024-03-29 10:00:51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秦发    通讯员 刘超


图片
编者按

为持续推动宜昌特色学校构建,高水平打造宜学之城、教育强市。近期,本报联合宜昌市教育局推出《校校有特色》专栏,展示宜昌各地各校特色教育品牌和文化,展现新时代宜昌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将分期推出,以飨读者。

图片


宜昌市科技高中通过开设“创意制作”类科技课程、科技社团,打造“教—学—评—用”一体化科创教育范式,以“1234创意工程”深入推动学校科技特色品牌创建。学生以梦为马,老师甘当伯乐,科高学子在“创意制作”特色课程中学习成长,也在各项竞赛中点亮青春梦想。



特色课堂——













插上“创意制作”翅膀,他们飞得更高

1月5日上午,宜昌市科技高中,位于科技楼的航空航天试验室,10名109班的学生正在电脑上模拟进行无人机飞行,稍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在科创老师邓华锋的指导下,完成人生第一次无人机实飞。

“高一年级开设有3D打印、编程、机器人、无人机四门通识课,每一个班分成四个兴趣小组同时上,要在高一期间将这四门课全部学完。”邓华锋介绍,这群孩子大部分没有摸过无人机,今天要先在电脑上模拟无人机飞行后,再到操场上进行实操。

“遥控找飞机、飞机找遥控,频率要相等,观察时间10到30秒……”实操前,邓华锋再次向学生们强调了试飞的要求和程序。

图片

启动、升高、平飞……109班的刘俊良拨动着手柄摇杆,地上巴掌大小的无人机丝滑起飞,“我玩过无人机,爸爸经常用它拍工厂。学无人机考验的是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看着在自己的操控下,无人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起降,第一次“触机”的颜心怡很兴奋:“我是第一次飞无人机,能飞起来心情很激动。”颜心怡说,学无人机是学习之外的放松,还能运用到数学、物理等知识,以后的就业也多了一项技能。

邓华锋介绍,高中生思维活跃,有很多奇思妙想,可以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搞各种创造发明。如在学校科技节展示的“人脸识别投票系统”等,就是由老师提出创意、学生完善共同完成,“为保障投票的真实性,事先把学生人脸录进去,系统根据人脸识别投票的结果,评选出谁是最热的、谁是最优的科创展示项目。”

图片

让科技高中师生引以为荣的,不仅仅是创造发明已运用于现实生活,还有在各种赛事上的崭露锋芒。

参加了国家级竞赛的太空车,就是由学生创意、3D建模打印组装的,“去年在省里拿了第一名后,参加全国比赛拿了优秀奖。”科创老师段怀波介绍,还有智能货物分拣小车,已参加全市的选拔,今年将参加省赛,“由学生自己编程,创意实验箱提供基本零件,做出来的小车将整个分拣过程模拟出来……”

图片

图片

科创老师赵新宇专门教3D打印课,在建党100周年期间,在他的指导下,由学生建模、打印、组装的文创蓝牙音箱,成为科技高中最热、最具纪念意义的创意制作展品。“包括做姓氏章、中国象棋棋子、鲁班锁等,这都是这学期3D打印课要完成的作业,目的是通过三维建模考察学生的三维思维能力。”赵新宇老师表示,象文创蓝牙音箱这类的创意制作,其创新性在于“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古典建筑融合进去,实现了传统文化跟现代科技的融合。”



特色背景——













“1234创意工程”,托举科高学子科创梦

为培养学生“用创意制作点亮智慧人生”的科创实践本领,市科技高中以“1234创意工程”,深入推动学校科技特色品牌创建,即一支队伍、两个阵地,三级课程、四个环节

学校科创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科技特色创建工作的主力军。市科高科创教师队伍由科创专任教师、学科兼职教师两个梯队构成,现有专任教师6名、兼职教师50余名。科创专任教师专职从事科技课程开发开设、科技社团建设等科创教学、教研工作;学科兼职教师则合理利用学科校本课程、学生科技社团、校园科技节活动等契机,将学科教学与科创教育相融合,协同助力学校科技特色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推进。

学校以社团活动和校园科技节为主阵地,持续深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思考、动手、创造的乐趣,提高学生创意制作的热情与本领。



特色课程——













打造三级科技课程,“教学评用”炼“双高”

在科技高中课表中,除了每周一节的社团活动课,还另外安排有一节科技课,且学校科技课程体系聚焦“创意制作”核心,着力培养学生软件运用与硬件设计的“双高”本领。

在创意制作课堂上,学生会系统学习适合高中学段学生创意制作的灵感思路、奇妙方法和信息技术,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在社团活动中进一步开展创意项目设计和制作。

图片

据了解,科技课程是科技高中深入实施科技特色教育、全面提升科技特色办学品质的核心保障,也是大力培育学生科创素养的核心举措。学校基于STEAM教育理念自主探索构建了科技课程体系,打造了三级科技课程结构: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科普教育的通识型科技课程

 面向科技班、科技社团学子选择性实施的特长型科技课程

 面向科技创新创造素养极强的学子专门实施的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专长型科技课程。


精彩实用的学生创意制作作品,是科技高中“教—学—评—用”一体化科创教育范式的智慧结晶:“教”指的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技术经验;“学”指的是学生在创意制作项目中深度学习、动手实践;“评”指的是学生作品在学校校园科技节、宜昌市数理文化节等活动中参与展评,进而不断优化完善;“用”指的是在活动展评中脱颖而出的作品投入实际使用,产出社会效益。



特色成果——













科创赛道梦为马,奇思妙想硕果丰

据了解,截至目前,宜昌市科技高中近400余名学生在主流高水平科技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获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示范类)”、“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优秀单位、湖北省科普教育学校、宜昌市青少年科技节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

图片

学校成功举办了六届高水平校园科技节,设计制作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技术含量、新颖实用的创意作品,如:电控燃料火箭模拟发射平台、智能物联门禁系统、人脸识别投票系统等等。

据统计,科技高中有4名同学获世界级奖项、14名同学获国家级奖项、50名同学获省级奖项、328名同学获市级奖项。其中2名同学在WER2019世界锦标赛获二等奖、2名同学获三等奖,14名同学在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等国家级赛事中分获二、三等奖。



特色感言——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输送更多科创人才

宜昌市科技高中校长吴海涛:

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生活、面向未来的创新意识,全力为高校和社会输送科技拔尖创新预备队。

未来,学校将持续推动科创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持续聚焦创意制作特色品牌,持续助力学生科创素养的长足发展,不断为高校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科创人才。



责任编辑:秦发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