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雪)2024年开年以来,白桑关镇聚焦“菌菇小镇 秀美白桑”发展定位,以党建为舵、生态为船、产业为桨、发展为岸,因地制宜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巨家河小流域治理、菌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三个示范”争创目标,旨在汇聚全镇干群力量,夯实“全国菌菇特色镇”创建基础,提升镇域经济发展实力,为乡村振兴增砖添瓦。
强支部,固根本,保稳定,争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精心学习,坚持镇级“周一夜学”、村级“周二工作例会”制度,通过学习政策、总结工作、细化分工等方式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定期谈心,村主职干部每季度对村“两委”干部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村党支部每半年对全村党员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聚“微”治理,聚合177名“两长”1239名“七员”力量,细化、优化村级党组织触角,建强基层治理队伍;以学促行,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为目标,创新一张网络、五大功能、五支铁军的“155”基层治理新模式,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难题;走心走访,扎实开展“户户走到”三个走,即开展村书记每季度遍访农户、包村镇干部每半年遍访农户、包片领导每一年遍访农户专项活动,在走访中发现民生问题,做出解决承诺,及时整改销号。
清家园,护水域,美环境,争创巨家河小流域治理示范。以推进乡村建设“六件事”为抓手,以共同缔造为依托,以打造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无污染、无公害“五无乡镇”为目标,将镇内巨家河小流域沿线各村作为试点,广泛开展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水体清洁、垃圾清运等行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全域A级景区创建,打造生产生活一体化、人居田园和谐化、生态景观共生化的绿色乡村;组织镇内文艺、司法、公安等部门志愿者,定期在沿线各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汇演、法治宣讲等活动,营造崇尚感党恩、知进退,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培育文明乡风。
绘乡野,聚山珍,提效益,争创菌菇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着眼山间、林下、耕地、水田等农业基础,挖掘现有原生态农特产品经济效益,融入镇域菌菇、茶叶、中药材、粮食、小水果等优势产业之中,制定出菌、菇、药“三大产业”,茶、粮、果“三小产业”发展规划,各村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发展能力,选取两至三种产业作为今后村级主导产业,走好绿色低碳产业新路径;充分发挥菌菇产业基础好、资源优、成本小、效益高等优势,制定“香菇产业效益翻一番、发展林下经济一万亩、菌菇产值达一亿元”“三个一”目标,实现白桑菌菇做大做强做优,创建特有的“白桑菌菇”品牌,走出郧阳,走向全国,为振兴乡村贡献样板力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