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县市长话经济】红安‖大力发展“1+5”特色产业 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湖北日报 2024-03-14 21:38:46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郭斯、黄发成、刘子靓)3月14日,在黄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战开门红·县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上,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介绍,2023年红安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GDP增长6.8%,居全市第二,黄冈市委肯定红安“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五个以”“五个一”的工作部署,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锚定“GDP增长8%以上,各项经济指标确保全市前三”的目标,接续奋斗,争当全市强县工程排头兵,力争一季度GDP增长8%以上,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亿元。

胡广表示,补齐农业短板。在认真复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坚持从全产业链发力,在生产环节狠抓规模化种植,推进农投公司、供销集团、乡镇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运营,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1+5”特色产业,力争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其中红安苕28万亩、红安野菊8万亩。在加工环节狠抓农业龙头企业招引,与中建三局、湖北农投合作共建城西食品科技产业园,以“三专”协同将其打造为“1+5”特色农业的专业园区,形成“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全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武汉北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将其打造成武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转移承接平台。同时,积极对接良品铺子、同福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招引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以上,5月1日前落地投资30亿元,目前,已招引项目4个,协议投资额12.8亿元。在流通环节狠抓供应链建设,牵头组建全市红苕产业协会,加快打造泛家居、红苕2条供应链,同时,依托“中农联·红安智慧农商云仓城”和县级供配中心,连通大别山、对接大武汉,打造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大市场,以供应链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特色农业。该县着重打造以红苕产业为主导,以花生、茶叶、油茶、蔬菜、中药材为支撑的“1+5”特色农业产业化体系,种植总面积115万亩,总产86万吨,总产值80亿元。先后出台《红安苕产业链实施方案》《红安县蔬菜、中药材、茶叶、油茶产业链实施方案》及奖补方案等政策,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对“1+5”特色农业产业给予奖补。按照“一县一特色、一产业一市场”思路,依托红安苕品牌效应,建设红安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主动融入武汉白沙洲、四季美,实现农产品信息互享、购销互通。

促进农业产业化稳步提升。该县以园区带动全域发展,推进湖北红安食品科技产业园提档升级和红安物流大通道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全链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整合加工产值2000万元以下的小散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稻米、粮油等加工企业重组整合。同时,以公用品牌带动全面发展,全力打造红安苕精品品牌,建设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20个以上。

责任编辑:周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