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作文天地 | 耕读传家远 诗书济世长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2-29 16:26:14

在我的书房正墙上,悬挂着一块深褐色长方形匾额。匾额中间的“志存高远 自强不息”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它寄托着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匾额的右上角是父母给我的赠言:“立志 崇实 担当”,则是父母对我人格成长的殷殷嘱咐;左下角是我们高氏家族的祖训:“勤耕苦读 修身养德”。

我的爷爷是个一字不识的老农民,深深感受到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爷爷奶奶克服各种困难,宁愿自己裤子穿得挽疙瘩,也把六个儿女培养成了有文化的人。我的大姑是老家熬头山村第一个师范生,二伯父当了保康县金马磷矿开发公司的总经理,金马公司是保康县当时的纳税大户,我二伯父也因此被县领导尊称为“高百万”。

我爸爸、妈妈也非常重视我和姐姐的学习上的培养教育。

从小我爸妈就喜欢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识字、看书。为我们购买了许多童话故事书籍,还给我们长期征订了《启蒙》《儿童文学》等杂志。爸爸外出学习、旅游,总不忘抽时间到当地书店为我购买一些适合我们学习的读物。在我和姐姐书房的书柜里,摆满了父亲为我们购买的各式各样的书籍。父亲还经常给我们讲知识的重要性。由此,我懂得了,一个人没有知识,就像一个人没有长眼睛一样,看不清前进的方向,就会失去人生的目标。

我爸爸也给我们讲他求学的经历,来激发子女去发奋读书。1981年8月,我爸爸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从几百个考生中脱颖而出,以马桥中学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光化师范学校,后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教书育人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爸爸还通过函授学习,先后取得了中文专科、本科、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了许多教育教学论文。爸爸也因此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襄阳市劳动模范”“湖北省优秀通讯员”等光荣称号。现在,父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了,虽然身体不好,但每天仍坚持看书学习,坚持写新闻报道、坚持散文创作,为我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在爸爸的教育影响下,我姐姐不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新闻宣传工作,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展示着自己的青春才华。我从小也对学习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爱好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学习数理化,特别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与父亲、姐姐相比,我还有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我容易满足、毅力不够,还缺乏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等。

我的爸妈除重视我和姐姐的学习外,特别重视我们行为习惯地养成教育。

我爸坚信身教重于言教。他用他的行为习惯影响着我和姐姐。作为教师,我爸爸始终如一地按师德规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语言文明、衣着得体、行为规范;不打牌、不酗酒、不赌博;父母结婚30多年,偶尔也有争吵,但从不相互辱骂、恶语相向,对对方父母相敬有加、关怀备至;对我们的教育总是循循善诱、正确引导,极少指责呵斥;我们偶尔犯了错误,爸爸总是帮我们指出错在何处,分析有什么危害,给我们指出如何改正。当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爸爸总是耐心的帮我分析原因,找到提高成绩的办法,鼓励我鼓起勇气、树立信心、继续努力。

在爸爸身上,有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他勤奋好学、与时俱进;他在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等许多方面都是我们当儿女的学习的榜样。

爸爸是有名的孝子。祖母因年事高、体质弱摔跤,导致盆骨严重骨折,卧床休息八个月零十天未曾下过地,端茶、递水、喂饭,整理个人卫生,全是母亲和父亲亲力亲为。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都是父母出力出资请人精心照料,使祖母颐养天年到八十有八!对待外祖父、外祖母,爸爸也是极尽孝道。每年正月初一,总是带着我们姊妹两个亲自给外祖父外祖母拜年。两位老人生日的时候,父母总是提前准备,让两位老人生日过得快乐、幸福。冬天来了,父亲会为老人提前准备烤火的木柴……

在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下,我幼小的心灵就种下了感恩的种子,懂得了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我两三岁的时候,父母从外面劳动回家,我就会连忙把小椅子搬到洗漱台前,然后爬到椅子上为父母拿毛巾、接水,让父母洗脸洗手;四五岁的时候,爸爸头疼躺在沙发上休息,我就会拿来毛毯为父亲盖上,搬来小椅子坐在爸爸身边。爸爸问我:“你坐在这里干什么?”我说:“爸爸,你头疼,我坐在这儿陪你!”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问我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回答的是想当医生,老师又问我:“你为什么要当医生啊?”我回答说:“我爸爸身体不好,我当了医生好为爸爸治病。”上小学时,有一段时间,学校营养午餐会给每个学生发水果,我就会把最好的苹果带回家给妈妈吃。我现在是一个初中生了,每年我的生日,父母都会为我安排一桌酒席,也会给我买新衣服,在吃饭的时候我首先敬的第一杯酒就是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会叮嘱父母为自己也买一套新衣服。在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我就会为他们做一个精致的贺卡,送上我的真诚祝福!我想,这就是家风的传承吧!

我爸爸告诉我:我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在传统的观念里,勤耕苦读,就是要既会种植稼穑、料理农事,又要苦读诗书,这是一个人的生存立命之本。“耕读传世远、诗书济世长”这句诗,寄托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抱负,在新的历史时代,又赋予它新的深刻内涵。我想,我家的家训“勤耕苦读 修身养德”就是对这种文化的最好传承吧!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建设国家过硬本领,传承、发扬好老一辈传下来的优良家风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保康县马桥镇中心学校九一班 高天星

【指导教师点评】

《耕读传家远 诗书济世长》,高天星同学的这篇传承家风、家训的文章,真实的再现了他们一家祖孙三代人“勤耕、苦读、修身、养德”家训故事。“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生于书香门第的高天星,从小就勤学、善思、孝顺、懂事。这从小处说,是高家教育的结果;从大处说,这也许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过程中开的花、结的果。“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人的心灵,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坚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家教文化一定会在民族复兴的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的。(保康县马桥镇中心学校教师陈忠堂

责任编辑:赵硕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