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通讯员武宣)2月2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42届中国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暨国际福祉机器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本届康博会将于4月7日至9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展出面积达3万平方米,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共设3个主题展馆,以“康复辅助器具,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聚焦康复辅助器具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和前沿热点,坚持“会议、展览、体验、发布、对接”五位一体,打造康复辅助器具交流合作平台。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蓝海”潮涌
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会长闫和平介绍,康复辅助器具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实施辅助性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比如轮椅、拐杖、助行器、护理床、康复训练设备,养老院或家庭里常用的辅助老年人饮食、洗浴、如厕的产品,补偿人体的视听功能助视器、助听器,以及用于肢体残疾人的假肢、矫形器等。
康复辅助器具主要应用于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目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已突破2.8亿,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同时,我国还有约8500万残疾人,每年有上亿人次伤病人,这些功能障碍人群都有使用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已成为“蓝海”市场。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关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老年事业、残疾人事业、健康事业,作出重要的批示指示。2016年10月,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业态进行系统部署安排。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具体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聚焦多样化需求,国家将重点培育老年用品制造、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适老化改造等前景好、潜力大的产业,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
康博会是国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专业博览会之一。往届云集了中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冰岛、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参展,是集产品展示、高端论坛、学术交流、标准发布、政策解读、招商引资、贸易洽谈于一体的国际性盛会。
本届康博会突出新、特、精和国际化元素,展览总面积3万平方米。设置了康复辅助器具与智慧科技、医疗与康复器械、适老化用品、福祉汽车等一系列专业展区,将展示一批高精尖产品。同时,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和全国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服务地区也将有专区进行集中展示。此外,来自亚洲、欧美的优秀企业代表也将首次组团参展,更好地满足参展机构的需求。康博会还通过体验示范与科普区,引导老年人、残疾人现场体验,来实现康复辅助器具的进一步社会普及和广泛应用。
招商招展成果丰硕。本届康博会将有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来自德国奥托博克、保尔防;美国阿尔卑斯、丘来福、福瑞达;英国的布莱齐福德、斯帝博;冰岛奥索、法国宝泰欧等知名外资企业,麦思科技、博纳威等港澳台地区企业,可孚医疗、佛山顺康达、科大讯飞、河南翔宇、上海迪萨、沈阳新松、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软体机器人、浙江强脑、科大讯飞、精博现代、蓝田医疗、上海傲意、邢台伟誉、西安好思达、东方医疗、上海科生、北京崇朗等国内龙头企业,将集中亮相康博会,展示一批前沿创新成果及顶尖技术产品。
嘉宾邀请方面,目前组委会已经向国家相关部委和有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国内重点行业协会及全国康复辅助器具领域龙头企业发出邀请,参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涉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产、学、研、用等多个领域。届时来自国家部委及直属单位、协会、基金会、院士、专家、学者、其他省市参会代表、康复辅助器具系统代表、福利机构代表等500多名嘉宾将出席本次大会。
同期活动方面,本届康博会设主会场与分会场,第八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峰会作为主会场,将邀请院士、知名高校专家和学者等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另有智慧康养产业论坛、第六届康复器械企业发展论坛、《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纳入产品展示、创新康复辅助器具产品路演、新品发布会等20余场高质量的分会场活动精彩呈现。
我省完成6.07万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我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起步较早。1951年就成立中南整肢工厂,1986年民政部假肢技工学校(现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在武汉建校,“上海的手,湖北的腿”曾誉满全国。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依托武汉城市产业集聚优势,投入1.92亿元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成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目前已入驻7家企业,逐步形成产品展示、科普宣教、评估适配、康复训练、检验检测、研发推广、标准研制、技能培训、产业孵化等“一条龙”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以产业集群优势带动全省康复辅具产业发展。
据统计,目前省康复辅助器具协会41家会员单位,涵盖研发设计、产品制造、配置服务等各业态门类,分布于武汉市、宜昌市等7个市州,年总产值超过6.2亿元,15家年营收超1000万,供给能力已从单纯为残疾人服务转向为所有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服务。
科创实力显著增强。统筹利用康复辅助器具服务机构、优势企业及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将智能辅具、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3D”打印技术、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数字化平台等作为重点支持的研发领域,迈瑞康复医疗、迪发尔智能护理床、海沁康复机器人等一批高新产品先后上市。加强传统中医康复技术、方法创新,形成中医辅助理疗仪、艾灸康复机器人、中药熏蒸等一批研发成果。据行业统计,2023年我省1家康复辅具企业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56个康复辅助器具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近年来,在落实财税优惠、金融扶持、消费支持、人才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加强与养老服务业、助残扶残业、医疗健康业深度融合,推广普及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和应用范围,促进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2021年来,省级财政投入1.6亿元,完成6.07万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投入700万元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设立社区租赁示范中心12个。持续开展“荣军服务”“爱心助残”“福康工程”等公益项目,提供5个类别50余种辅具的配置服务。
第42届康博会在武汉举办,将较为全面展示我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新成果,宣传推广优质产品、技术与服务,更有助于我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优化升级。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