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和美建始进行时·水利局篇二】全面提升饮水安全 让放心水长流百姓家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4-02-04 16:04:55

水,是生命的源泉,滋润着大地和生命。近年来,建始县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大水源建设,推进水厂和管网的提档升级,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幸福水”。

一管清泉润万家

“我们现在吃的水,是从花坪引下来的,水的流量很大。”景阳镇双寨子村村民宋芳芳说。

景阳镇属于山高坡度的峡谷地形,每逢旱季就缺水。为彻底解决景阳清江北岸片区季节性缺水问题,2022年,县水利局通过实地考察,制定实施方案,决定从花坪镇平阳二号水库引水,从根本上解决景阳镇北岸8个村近9000人的饮水问题,实现从“有水吃”向“吃好水”的转变。

江北属于季节性缺水,通过大管网升级改造,现在,可以保证百姓天天都有水吃。

据悉,这一工程属于跨区域调水,途经花坪镇落水坪村、太平龙村,通过超滤膜水厂制水后引水至景阳团碑村、大里村、社塘村、凤凰观村等8个村。在花坪镇内管线长约4.4千米,团碑村至双寨子村主供水管线长14.1千米,供水支管线9.9千米,供水管线总长约28.4千米。

“硒”水留住外来客

花坪镇山美水美,宜居宜游。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花坪旅游避暑,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用水需求也迎来高峰。

“我后面的这个水库,是以前我们存水的,每年客人来了,没有水吃,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民宿老板李佑凤介绍了自家的水库。

为了解决因缺水留不住客人的问题,县水利局和花坪镇政府进山找水源,制定相应的保供水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保障村民们的日常用水。

“你看我们这,现在这个季节都有这么大的水,再也不担心没水了,来年客人来了,我们也能更好地给他们提供服务。”李佑凤说。

供水保障能力的逐步夯实,全面助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建始县水利局在旅游名镇花坪镇新建小黑沟水库、小黑沟水厂。新建吕家坪塘坝和水厂,为森林小镇楂树坪提供用水保障;新建碑垭河塘坝及管网、青花水厂,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店子坪和花硒谷康养地等旅游地提供供水保障。

“十四五”以来,建始县水利局紧扣“康养金地˙和美建始”的形象定位,立足水利发展现状,对标乡村振兴要求,将水利项目与文旅、农旅、医养、康养等多方位高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不断兴盛。

立足产业大发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康养、生态旅游、富硒食品、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双百”畜禽等六大全产业链,不断补齐农村供水短板,全面带动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供水保障,促进绿色崛起。建始县结合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和农村饮水补短板,实施建始城郊供水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

“2023年以前,供水量只能满足55万羽蛋鸡的用水,企业要发展,用水就成了我们发展的一大难题。去年,城郊供水工程将水从四十二坝引到了风吹坝片区,不但提高了老百姓用水的质量,也彻底解决了企业用水的难题。目前,我们已建成了100万羽蛋鸡的规模,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明康汇蛋鸡场办公室主任张兴州说。

为了保障高山蔬菜、畜禽产品、小水果等农业迅速发展,实施官店到景阳、花坪到景阳的供水“纵线”,实现“产业在哪里,供水到哪里”的目标。

保供水就是保民生,保水质就是保安全。为有效做好农村供水工程管护工作,建始县创新建立了河湖长制“1+N”模式,实行专业化管理和全覆盖管护,服务更精细、用水更方便、供水更高效,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和长久发挥效益。同时,实施水厂信息化项目,实现水质在线监测和水量在线监控,定期对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开展常规水质检测,确保老百姓喝上“安全水”。水利局农村供水股股长说。

多年来,县水利局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着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连通”的农村供水思路,通过金滩坪水库、蛇皮洞水库、小黑沟塘坝等9座水库(塘坝)工程以及龙坪水厂、吕家坪水厂、双河口供水工程、城郊供水工程等11处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全县“四纵三横”的骨干供水网格基本形成,全面提升了水安全保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据悉,县水利局将围绕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抓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护,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田莉、吴芳、吴黄海)

责任编辑:蔡黎彩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