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襄阳乡镇(街道)书记访谈 | 老河口市袁冲乡:弘扬红色渠首精神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
湖北日报 2024-01-27 16:42:00


清泉沟隧道,丹渠渠首,一汪清水,夹岸花香,丘陵岗地变成鄂北粮仓。

近年来,老河口市袁冲乡持续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展特色、扛大旗,在富民产业中拼特色、出经验,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用活红色教育资源,推进乡村旅游、红色研学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让僻壤变成诗和远方。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袁冲乡立足丹渠流域,守好渠首清水,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国家水利风景区核心区、全省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全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样板区”和老河口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重要支撑极,打造连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红色旅游名乡。

红色资源激活老区新动能

袁冲乡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延绵起伏的丘陵岗地,红色是它最鲜艳的底色。

走进老河口袁冲乡袁书堂中学,映入眼帘的是袁书堂的雕塑,手握书卷,目光坚定地凝视远方,在朗朗书声中,“救亡图存,看我威武雄壮之醒狮将巍然屹立在东方!”的豪言壮语在耳边回荡。

袁书堂是土生土长的袁冲村人。1927年,袁书堂回乡开展红色革命运动,点燃了鄂西北地区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他的影响下,袁氏家族先后有数十人投身革命,其中长女袁熙之与堂姐妹袁溥之、袁震之、袁暄之四人,是中国妇女革命者的杰出代表,人称“袁氏姐妹”。

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020年7月,袁冲村被列为全国首批、襄阳首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袁冲乡围绕以袁书堂及袁氏四姐妹为代表的红色家族文化,及鄂北特委、五县暴动的红色革命史,改造袁书堂烈士陵园、修缮袁书堂烈士纪念馆、修复鄂北特委旧址等,打造红色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集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的鄂西北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在袁书堂烈士陵园广场,四面巨大的浮雕墙镌刻着袁书堂回乡发展党组织、创办平民学校、成立“光化门枪自卫队”等场景。广场旁的袁书堂故居,恢复重建成“鄂北特委旧址”。

袁冲村党支部书记刘国祥介绍,该村深入挖掘烈士背后的故事,将红色元素融入建设中,重现红色场景,打造教育点位,让镌刻在袁冲红色热土上的革命印迹更加鲜活动人。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发展动能。如今,袁冲乡立足老区红色文化优势,依托袁书堂纪念馆、鄂北五县暴动会议旧址等红色场馆和历史遗迹,推进党员教育、红色研学等产业,年接待3万余人次,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党员教育中心联系点。

共同缔造乡村振兴排头兵

孟桥川水库边的“丹丘觅境”艺术民宿区,白墙灰瓦,错落有致,远远望去,好似世外桃源。

“丹丘觅境”艺术民宿区原是夏诗荷雨村三组的“李家庄”,村落的11户村民仅有两位老人居住,常年失修的老房子破旧不堪,有的甚至连屋顶都没有。

2021年,该村青年童俊回乡创业,与村集体联合成立运营公司,流转村民闲置宅基地,将废弃的民宅改造成一栋栋充满现代艺术的特色民宿,让“僻壤”变成了“诗与远方的故乡”。

目前,“丹丘觅境”艺术民宿区10栋不同主题的民宿小院全部建成,还有餐厅、研学课堂、美好生活体验馆、音乐酒吧等公共空间,成为艺术文化的聚集区和创新消费新场景。2023年五一长假,“丹丘觅境”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村民变股民,村集体变股东,废弃空心村变网红打卡地,这是夏诗荷雨村共同缔造理念实践的样板。

夏诗荷雨村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户籍人口541人,其中大部分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仅90多人。作为襄阳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该村以人员台账清单、产业发展清单、“两基”成果清单等“七张清单”为抓手,掌握群众需求,改善人居环境,盘活闲置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

夏诗荷雨村二组依托政策扶持,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恢复了“五县暴动”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体验和乡村旅游的。同时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通过自家庭院发展农家乐、烧烤屋等业态,逐步吃上“旅游饭”。

2023年2月,引丹渠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袁冲乡党委的指导下,夏诗荷雨联合周边4个村庄成立文旅公司,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谋划游乐园、皮划艇、婚纱摄影、大棚采摘、研学等项目,共同做大乡村旅游。

连片经营和美乡村新样板

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但陡沟河村和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村口的游园正在铺设草坪,游园旁牛棚改造的研学课堂主体已经完工,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下,废弃的村舍变成了手工坊,旧时的农舍大院改成讲学堂。

漫步村中,高大的树木苍劲挺拔,连片的灌木低矮长青,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和色彩鲜艳的墙体彩绘相映成趣,让这处“森林村庄”成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

“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我们村将成为袁冲乡又一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陡沟河村党支部书记周涛信心满满地介绍,该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村庄环境,并引进专业运营机构,打造集文化展示与体验、旅游休闲与观光、研学与培训于一体的研学基地,用乡村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不仅要面子靓起来,更要集体底子厚起来、村民荷包鼓起来,袁冲以经营乡村理念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2023年,袁冲乡将以引丹灌渠为依托,将渠首的袁冲村、郝岗村、夏诗荷雨村、陡沟河村、申家营村、刘湾村等6个村连片发展,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片。

示范片以片区为集成平台,统筹水环境保护与和美乡村建设,突出流域综合治理、山水田园乡居、特色农业培育、文旅艺术康养、社会治理现代化五个重点,形成沿丹渠“一带四区穿六珠”的整体空间布局。

袁冲乡党委书记张龙海表示,示范片将沿丹渠两侧形成一条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带,打造红色革命纪念区、引丹渠文化体验区、乡村度假素拓区和袁冲田园综合体四个特色区域,将红色教育、丹渠体验、艺术民宿、田园彩绘、山水村居等6个特色村落节点串联成完整旅游线路,全面实现渠首流域生产生活生态共赢,沿线村庄宜业宜居和美发展。

文字:祝兆林

图片/视频:赵怡然

海报:郑晨

通讯员:周娟 韩双琦

责任编辑:祝兆林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