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兴山全面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破解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建成3个国、省级水利风景区和全国首个国际小水电绿色发展示范基地。新建深渡河和高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稳定在一级A标准。实施“碧水青山”工程,森林覆盖率达80.02%,空气优良天数连续四年位居宜昌市第一,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和“全国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
2023年10月23日,位于兴山县的湖北三峡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龙门河村二组农民王连山,在海拔1700米核心保护区远眺察看森林防火情况。进入防火期后,王连山每天巡护20多公里。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聘请有30名管护员,并给每个管护员安装了app,实时记录上传巡护线路,有效解决了传统防火方式的短板。位于兴山县的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外植物学家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也是许多植物样本的重要采集地。1888年,爱尔兰医药师奥古斯丁·亨利(Augustine Henry)就曾到这里采集植物标本。英国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Ernest HenryWilson))于1899至1911年四次到中国采集物种,将中国西部大量的植物如琪桐、猕猴桃、淡竹等珍贵植物及1500多种原产自中国西部的植物介绍、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就包含宜昌长阳兴山地区。1995年开始,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站、水利部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陆生植物监测重点站、科技部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先后在龙门河建立。大批专家、学者长期对龙门河及周边地区生物生态进行深入研究,为国家对三峡和神农架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科技支撑。
2023年10月23日拍摄的湖北三峡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秋色。万朝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986公顷,动植物区系组成复杂多样,显示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调查统计,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分别占湖北省总科数的78.84%、总属数的61.57%、总种数的41.25%;占全国总科数的53.82%、总属数的28.13%、总种数的8.92%。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占湖北省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总种数687种的53.13%。另外还有昆虫27目268科2102种。从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来看,中国的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为16个分布区类型,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区类型有12个。中国的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在万朝山自然保护区这些分布区类型都存在,并且还有许多变型。
2023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博士赵常明,在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调查,检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安装的“树木径向生长自动观测仪”,确保仪器运行正常和观测数据实时上传北京研究平台。该保护区是三峡、神农架地区植物多样性的代表性区域。赵常明在此工作长达25年。
2023年10月23日,湖北省兴山县。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工程师王祥明正在一棵石灰花楸树上调整安装红外相机。该中心将保护区划分为109个1×2公里网格,每个网格安装了1-2台红外相机,用于监测调查野生动物。
2023年10月23日,湖北省兴山县,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中心主任别兆荣(后)和技术人员分析红外相机于2023年1月26日首次拍摄到的金丝猴影像。该保护区按照公里网格安装了149台红外相机,观测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9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9种,其中有川金丝猴、梅花鹿、林麝、金雕、小灵猫和白肩雕等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3种。为破解山区乡镇生态发展困局,高桥乡在龙潭千亩白茶、贺家坪高山冷水米、太阳“九月红”柑橘、双堰“九叶青”花椒等产业基地施用“有机堆肥+配方肥”;采用生物防治打造葡萄、金果、蓝莓采摘园300余亩;在伍家坪种植林下油茶,在烟叶主产村实施烟叶、玉米、红薯轮作;自种牧草发展肉牛养殖,年出栏达300余头,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开展畜禽粪污治理,实现粪肥还田900余吨;成立民宿、农家乐产业联盟,建设集休闲观光、康养休憩、农耕体验、红色研学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乡村旅游带动绿色产业;多形式宣讲文明新风,深触角推进“五共”理念,常态化开展“周五清洁日”,全面推广低碳生活,构建生态优美的绿色乡村。
2023年9月6日,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龚家桥村的农民义务管护员在“喷水长渠”巡检。该水渠于1958年开工,高桥乡投入义务工1100多人,历时9年,在悬崖上修建了一条长8.6公里的水渠,解决了1500亩农田灌溉和3000多人饮水。2023年,该乡对水渠进行了全面维修。
2023年9月6日,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蓝莓部落”董事长王婧(前)、总经理王雄(中)、项目负责人龚玺(后)正在对即将正式运营的山地越野项目进行检查。山地越野是“蓝莓部落”推出的乡村旅游新项目,游客驾驶山地越野车穿过一条10公里长的丛林车道,是锻炼勇敢精神的绝佳选择,同时也是一项有益健康的体育运动,深度体验大自然的奇妙,惊险又刺激,有趣又解压。
2023年9月6日,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贺家坪村农民企业家陈震定在自家民宿采摘园采摘高山葡萄。2022年9月,陈震定回乡投资新建民宿,并开发高山水果采摘园。该村建成民宿8家,完成房屋改造130余户,获得兴山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2023年9月6日,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贺家坪村村民在海拔1000多米的峡谷山顶采摘秋茶。该村现有1500亩茶园,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项目。
2023年9月6日,湖北生兴山县高桥乡龙潭村村民任泽亮在给古茶树浇水。20年前任泽亮发现此白茶树,后经有关部门鉴定,此树为1667年的古树。2015年开始,该村将此树进行无性繁殖,至今达到1000多亩,成为村民致富的当家茶树。
2023年9月6日,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两位农民下夕烟。远处是“槽舂山房”民宿,“梦里老家”的体验感构成大槽文旅康养的核心项目。2022年,大槽村获得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称号。南阳镇大力推行绿色种养殖。在柑橘主产村采用诱杀剂、诱蝇球等生物、物理方式开展大实蝇绿色防控。在烟叶主产村开展烟叶、菜薹轮作,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在两个清平猪生态养殖示范村,采用“玉米+构叶+红薯”的饲养方式,喂养生态清平猪,年出栏达5000头。规模养殖户开展粪污循环利用,粪污还田种植柑橘、粮食,减少畜禽污染。引导群众开展化肥减量行动,优化施肥方案。
2023年10月24日,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百羊寨村生态护林员、村民谭银昌拍摄巡查情况。该村有30名由县林业局聘请的生态护林员。谭银昌负责护林1800亩,每月巡查8次,每次2小时以上,负责对“林草火灾、盗滥伐林木、占用林草用地、毁坏林草资源、有害生物危害、其他违法行为、其他自然灾害、乱捕滥猎”等通过手机app实时上报。
2023年10月24日,湖北生兴山县南阳镇文武村工人们清理河边枫杨树,建设房车露营基地。该工程是文武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投资393万元,共整治庭院67户、新建文化展示节点1处、新建房车露营基地1处,新建休憩廊架1座,新建停车场1个,新建文化打卡点6处,路灯亮化及产业配套设施等。
2023年10月24日,湖北兴山县南阳镇百羊寨村村民张必琼在茶园放羊。她一人在家养了86只羊、1头母猪、30桶蜜蜂,2023年收入超10万元。这个茶场有380亩茶叶,以前每年除草费用要4.5万元,张必琼在茶园生态放羊后,省去了除草费用,增加了有机肥。昭君镇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采取收集离田模式,推动油菜、水稻、高粱、烤烟、辣椒等秸秆还田利用。在青华村、滩坪村推广“秸秆堆沤还田+有机肥发酵剂”模式(即将秸秆作为牲畜的养殖发酵床原料,与牲畜的粪便一起堆沤,形成有机肥,最后还田),养殖生态猪3000多头;在响龙村推广“秸秆犁耕深翻还田”模式(即将秸秆粉碎后直接用犁耕深在田里);在黄家堑村推广“秸秆+养牛”模式(即将秸秆粉碎后喂牛),养牛场年出栏牛30多头,因地制宜就近还田处理。由此实现了土地肥力增加、土地经济效益提高、农作物秸秆焚烧难题解决。
2023年9月15日,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金乐村村党支部书记向军(右)和村民查看藕的长势,确定采收时间。该村是三峡库区移民示范村,利用三峡后扶资金200万,恢复该村传统优势产业莲藕,为村集体收入增加10万元,还带动村民种植莲藕50亩。
2023年9月15日,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青华村村民在孙家坎小水果基地除草。该村集体流转土地50亩,建设脆李果园,并套种中药材百部,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多元。
2023年9月15日,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昭君村一组组长、党员胡学文采摘最后一批花椒。他组织本组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花椒150亩,为村民增收打下产业基础。
2023年9月15日,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青华村村书记刘庆祝(右)指挥村年轻人试用拖拉机在即将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里耕作。湖北省农业农村局在该村龚家湾投资818万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2亩,使该村耕作第一次实现机械化。古夫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龙池村以环境微改造为切口,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引导村民将杂乱无章的庭院打造为靓丽、秀丽、艳丽的宜居家园,错落有致的农舍、干净整洁的庭院、连绵如黛的青山相互交融,构成一幅村庄美、田园靓的乡村画卷。并依托春有油菜花、桃花、梨花,夏有杜鹃花、荷花,秋有满山红叶,冬有漫天雪花,发展“赏花经济”。3月份,举办的油菜花节让龙池村的名号越来越响,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拉动旅游消费750多万元,村内民宿、农家乐超过20家,新办油坊、酒坊等小型作坊11家,带动200多个村民就近就地就业,不断催生美丽乡村蝶变。
2023年10月17日,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麦仓村66岁的党员、村环境治理综合整治负责人唐太和(右三)组织村民开展村道清扫。该村现有村道38公里,从9月15日开始实行集中管护,村民反映村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2023年10月17日,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麦仓村返乡农民、栖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光涛(左)和两位骨干社员研究枇杷冬管。唐光涛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03年,在浙江开厂绣花,2020年,把工厂交给弟弟,自己回家发展牲猪和枇杷。2023年,唐光涛一家可以出栏400头牲猪,自己种了15亩枇杷,2023年挂果收了3万斤,还带动全村发展枇杷。峡口镇引进市场主体老岩岭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打造“岩上茶居”田园综合体和森林运动公园3000亩,形成普安昭君白茶乡村振兴示范带文旅康养精品旅游路线,带动240户960余名村民就地务工或发展乡村旅游,吃上生态饭,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建成建阳坪艺术与人文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李家山、黄家河写生摄影点9个,吸引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1200余名教授和学生采风、实习。在双坪村开展“粪—沼—茶粮”转换粪污综合治理,在琚坪村推广畜—茶—稻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既解决粪污污染问题,又“变粪为宝”,将猪牛羊粪还田,改良茶园、稻田等土壤,实现产业环境双赢,两个村户均年增收2000元。在全镇推广林下生态种植复绿,推行柑农绿肥播种100多亩。
2023年10月16日,在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生凌畅正在香溪河进行河水生态监测。为了推进长江大保护,该所成立三峡水库香溪河生态系统实验站,系统开展流域层次的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监测工作促进了香溪河生态环境修复。
2023年10月16日,在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兴山鑫和顺船舶公司船长向荣华(吊车驾驶者)组织收集来港货船污染物。该公司受兴山县交通局委托,每年收集垃圾200吨、生活污水1万立方米、含油污水7立方米等船舶污染物,有效保护了香溪河和长江。
2023年10月15日,在湖北兴山县峡口镇普安村,昭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聘请当地农民在有机茶园里除草。2022年10月8日,该公司100亩茶园首次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023年10月8日,再次获得此认证,成为该县唯一的国家级有机茶园。
2023年10月16日,湖北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70岁的原村主任孙开朝扎制铁扫帚,他每天可扎100把,6元卖给村合作社对外统一销售。1988年,孙开朝曾带领村民扎扫帚发展庭院经济,当年《湖北日报》记者曾在远处的皂角树下给他拍过新闻照片。
2023年12月6日,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秀龙村,村民吴开龙用轨道车运输柑橘。他的20亩柑橘沿山势分布,自己花费1万多,国家补贴5万元,安装山地运输轨道500多米,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提高了运输效率。
2023年10月15日,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岩岭村,两位小学生在“岩上茶居”田园综合体的森林里游玩户外拓展项目——“丛林穿越”。该综合体配套建有丛林探险、彩虹滑道、高空飞索、儿童游乐等大型户外拓展项目,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大自然中享受惊险与刺激、挑战快乐与激情。(摄影并文/李亚隆)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