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余宽宏、夏永辉、 通讯员刘晨鑫、林广鑫)1月9日,十堰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该市行政会议中心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堰2023年GDP预计增长7%左右。
该报告表明,2023年十堰坚持强龙头、壮链条、建集群,经济发展韧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多点支撑、多维发力格局加快形成,一主四优产业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0%。生产新能源汽车8.2万辆、占全省的20.5%,出口6.5万辆、占全省的80%。开工建设十亿元以上项目96个,其中百亿元项目4个。投产项目129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6个。招商落地项目573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8个,创历年之最。
产业发展动能增强。参与组建长江汽车供应链平台公司、长江车百产业基金,签订合同金额44.3亿元。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导入车百链数字化平台1400余家。赛力斯纯电微型客车实现量产,东风纯电动车S4平台、易捷特新车型、东风特汽氢燃料重卡签约落地。汽车产业实现产值960亿元。十堰是全国唯一被授牌命名的中国商用车之都。远景动力一期、昊朔二期、宏迈高科一期等建成投产,万润磷酸铁锂产量全国第二,武当锂业签约落地。新型电池产业实现产值140亿元,增长39%。北冰洋汽水、武当山水等建成投产,康师傅饮用水、马迭尔冰品等落地。“堰水进京”销售额4.8亿元,增长96%。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760亿元,增长13.4%。共同生物基地、神农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开工建设,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实现产值272亿元,增长12.5%。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新增上云标杆企业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新登记经营主体10.6万户,其中企业类经营主体2.9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科创“新物种”企业15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5家。有效发明专利1393件。茅箭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十堰经开区入围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
项目投资持续发力。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东风商用车D600开工建设,武当山机场国际航站楼、竹山通用机场、500千伏汉水变等建设完成,十西高铁、十巫高速北段等加快建设,十巫高速南段、潘口抽水蓄能等全面开工,西峡至十堰天然气管道项目有望纳入全国能源“十四五”规划中期修编。
市场消费平稳增长。举办促消费活动400余场,直接拉动消费67.3亿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7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92家。
助企纾困有力有效。认真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为41.3万户经营主体减免税费31.8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贷款63亿元,惠及企业1.1万家。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