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付磊磊)人才兴,则事业旺。
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2023年,天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眼“以才兴产、以产聚才、产才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在“引育用留”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积极引导企业发挥人才工作主体作用,加大技术技能人才招引力度,按政策兑现奖补,助力企业引进紧缺人才,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同声相应、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人才成长与产业提升同向共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在“引”上补短板 紧扣“产业链”招才
2023年5月,由市委人才办主办的“才聚荆楚、智汇天门”高校学子天门行活动举行,邀请了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约150人近距离接触天门、认识天门、了解天门,围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招才引智。
这是天门市首次举办此类活动,打破以往“坐等上门”的引才思维,紧扣产业链,聚焦产业升级需求,补齐发展短板。2023年,天门市已成功举办两期“高校学子天门行”活动,吸引15万余人次观看直播,提供425个紧缺急需专业岗位开展人才引进,吸引5000 余人报名,全年引进各类来天就业创业大学生1.1万人。
“高校学子天门行”活动只是天门市围绕“产业链”求贤纳能的一个缩影。为了更好地招才引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市委主要领导坚持“一企一策”“专班专策”“一事一议”,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导向,针对产业不同、政策需求不同的实际,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倍增的七条意见,持续加大奖补力度,对规上工业企业给予当年研发费用5%的补贴,将企业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全额奖励个人,满满的干货为企业家创新创业增添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深入实施“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组团赴湖南高校招才引智,吸引近千名毕业生面谈咨询;紧扣“湖北人才周”、全省“人才服务月”“才聚荆楚、智汇天门”等主题活动,全年组织开展“专家教授天门行”“科技副总”等各类人才活动25场次;抢抓沿海产业人才回流契机,实施产业人才回流工程,组建30支“双招双引”小队,打造6大产业人才承接基地,全年服务回迁市场主体1000余家,承接回流纺织服装技能人才5万余人,其中电商主播人才超过2000人,全国闻名,成功获评“全国服装电商产业示范基地”。
在“育”上下功夫 厚植“育学用”沃土
人才靠引进,更要靠培养。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发展需要,天门市在着力引进人才的同时,不忘加大对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注重人才自我价值提升,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发展“师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厚植“育学用”沃土。
以“1+3”系列人才政策为纲要,出台《天门市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三年支撑计划(2023年—2025年)》《天门市加强事业单位人才成长激励促进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文件,实施“市聘企用”项目改革,推出人才培养“三个一千”工程,着力构建以展现人才自我价值为导向的育才用才体系。
主动探索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天门纺机与武汉纺织大学携手共建“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着力培养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全市100多家企业与30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30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3项;积极推进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41家企业参与试点培训,累计参训4200余人次;推出青年职业农民训练营、青年人才创业大讲堂,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支持天门职业学院与庄品健深化校企合作,重点培养一批技能人才。全市现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5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其中现代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人才的培育和使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建立靶向引才、专家荐才、柔性引才、弹性用才机制,探索“离岸式”研发,秉承人才共享、政策互通、产业互惠的理念,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人才发展联盟,深度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投资2亿元建成天门(武汉)离岸科创中心,2023年8月启用以来已成功吸引16家科技企业入驻,集聚60名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实现“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天门,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天门”。开展“候鸟式”聘任,支持天瑞电子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固态离子传感器实验室,共享国内一流传感器研发教授团队,助力企业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留”上出实招
打造“强磁场”聚才
打开手机微信,搜索“天才码”,就能进入天门市人才服务界面,录入人才姓名、工作单位、人才类别等信息。经认定获得该码后,即可按照对应人才类别享受住房、就业、入学、奖补等相关待遇,人才保障政策落地将实现免申即享。这是天门市专门为“留才”打造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优先保障人才工作和人才计划实施投入。
强化市级财政人才专项资金保障,全年落实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学位津贴和安家费、杰出人才评选奖金、人才项目建设、购房补贴等各项资金超3100万元。积极引导商业资本参与人才项目,联合主要金融机构推出天才贷、青创贷、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等项目,为207名青年人才提供各类政府贴息贷款4140万元。首次设立2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鼓励产业人才回流、技能人才招引、服装电商人才创新创业。
2023年,天门市立足全市产业格局,加强人才公寓规划布局,统筹推出企业人才公寓,出台“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尊重医务人员”等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每人发放购房补贴6万元,可叠加生育补贴使用,最高可达27万元。对标先进县市继续提标人才待遇,解决外地人才安居落户、配偶调动、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不断消除人才后顾之忧,营造“近悦远来”留才生态。
此外,加快推动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通过依靠产业吸引人、依靠培训转移人、依靠就业留住人,大力实施“10万农村人口进城、10万学生进城、10万产业工人进城”的“三个十万工程”,不断提升城镇化率,形成人才集聚新磁场。同时,在荣誉上给予激励,实施人才杰出项目评选工作、基础教育“三名工程”、医学领军人才计划,新推荐认定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培育国家级、省级医学人才13人,湖北产业工匠人才1人,认定市级“名师工作室”10家。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坚实脚步中,天门市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以慧眼识才之能选才用才,把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天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力谱写“才聚天门”新篇章。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