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洪京燕、田快、刘琦、程玉含)擦亮“医王”名片,做强中医药产业。参加首届庞安时中医药文化交流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负责人就传承创新庞安时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
庞安时是中华医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医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住院部”创始人,与蕲春李时珍、罗田万密斋、武穴杨济泰、麻城王叔和齐称鄂东五大名医。庞安时行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时人称其疗效“几乎十全”,著有《伤寒总病论》等医学著作七部,《宋史·卷四百六十二》载有庞安时传,庞安时被世人誉为“北宋医王”。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范恒:我们一定要擦亮我们浠水庞安时医王这个名片,好比说他首先讲伤寒和温病首先分开来,应该来说他是温病的创始人,他的医德高尚,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发展和创新,这个名片也值得我们不断地传承下去。庞安时善于著书,出了很多书籍,当时流传下来的就是《伤寒总病论》。《伤寒总病论》的方剂很多,很多方剂值得我们继续整理发掘和创新。
县中医院是我县中医药发展的龙头医院,目前有1个全国级和2个省级知名中医工作室,1个庞安时传承工作室,在振兴中医药发展中肩负着重大责任。
县中医院院长范又良:大力实施名科、名医、名药、名方战略,针灸、康复、治未病科、中医护理门诊、脾胃病、肾病、骨伤科、肛肠科、内分泌、妇科等科室特色突出;制定了75种完善的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56个中医临床路径。通过名科建设,提升综合实力,确保2024年顺利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已经开展2个中医药省级科研项目、2个院级科研项目。加强中医药开发利用,目前已在研发30个中医临床专病自制配方,三伏贴、足浴散洗剂等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加强中医专科建设,肾病科、康复科、肛肠科、脾胃病科已获得省级重点专科,针灸推拿科、肺病科、脑病科、心血管病科等十个科室获得市级重点专科,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中医药产业链包括中药材的种植、中药生产和消费者市场,食品和药品是中医药产业链终端的关键点,事关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会中医药企业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庞安时“医王”名片,推动中药材种植和产品研发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
湖北小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野:种子是芯片,以中药材道地传承加技术创新助力黄冈中药材产业发展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我们的初心。在黄冈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区的大背景下,公司将联合黄冈科研院所和高校聚焦于中药材良种创新,建设黄冈市中药材育种中心,弥补黄冈中药材产业短板,发挥“良种1+N”模式,从源头上推动优质种植及优势产品深加工来助力黄冈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湖北时安饮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刚:做好种产销,扩大种植规模,利用中药材溯源平台项目形成规范化生产基地;联合高校和医疗机构,对庞安时医学经典《伤寒总病论》药方进行探索,找寻经典名方,探索古方中药物的炮制方法,打造庞安时品牌中药,提升药品标准。
今年以来,浠水县以“打造北宋医王庞安时文化名片,推动县域中医药相关产业链式集群发展”为主题,大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台了《浠水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十大行动”,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高质高效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浠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中医药工作专班组长周祖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次举办中国·浠水庞安时中医药文化交流会就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次文化交流会,主要达到了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充分挖掘本土中医药传统文化,尤其是北宋医王庞安时文化内涵和精髓;二是搭建中医药工作的研讨交流平台,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三是向社会推介浠水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成果,诚邀各方来浠水投资兴业、共谋合作。接下来,我们中医药工作专班将借此契机,加快创建试验区工作步伐,围绕市定中医药产业“七化”工作思路,在六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持续擦亮庞安时中医药文化名片;二是做大做强浠水县中医院;三是全面落实中药材产业奖扶政策;四是建设一个标准艾灸馆;五是支持壮大时安药业等龙头企业;六是招引一批中医药产业链项目。同时,以重点带全面,在能力提升、人才培育、园区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压奋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开创我县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局面。
-
回复